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想做什么工作呢?很早之前我就想过,小时候梦想着当作家或者导演,反正都差不多,一气连枝;高二的时候把这个问题系统的想了想,因为那时候写作好麻烦,100字也要憋好长时间,所以觉得作家太遥远,又想要当律师;艺考了,我想起了小时候想当导演,可能加上因为幼稚和对于梦想的过度认同,当时文科班里班里第一我选了传媒,自然突出重重反对,坚持了下来。
当然艺考之路也有很多波折,不过不重要,不说了。然后还是一个差不多的二本,后来梦想破灭,我很好奇当初的自己是多么蠢,觉得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张艺谋,而明明那么简单的事实,到大二才懂。梦醒之后,或者是现实告诉我我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之后,我就又开始了探索,这次很务实,考虑怎么样就业。
选了传媒和选了其他其实一样吧,说是学很多没一个能拿出手的,纪录片拍一拍、剧本论文写一写、新闻影评什么的,也经常做,可是一点儿自信也没有,尽管最近得了好多证书,依然没有底气。学了那么多东西,就好像真的是通识性教育,根本不是为就业学习。如果为了就业,当然应该细分领域,并且要分的很小很小,可是还是整天戏剧、电影、文学、摄影、新闻什么都学,又感觉什么也没学。
因为是艺术类,所以周围的人基本上都英语不好,他们社交能力简直天下无敌,什么都能摆平,于是入党什么的,都是轻轻松松的,然后各大主流学生组织负责人他们几乎都占领了,于是他们被标榜“高能力”,也是,确实需要扎根的努力即使付出很多也不会有回报,就搞一搞人际关系,什么奖项、入党、荣誉什么的通通的飞来了,根本不需要有那种能力。
所以我也在学着拥有他们的能力,必须向他们学习,要比他们更好,否则就一事无成,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要么外向,要么被践踏蹂躏,所谓的公平就是别人有,你没有,你就输了。慢慢来,慢慢来吧,“人都是要死的”,想到这里,一切的不开心都没有意义。要爱自己,要活的尽量的舒服自在。
所以我还有梦想呀,即使做不了张爱玲、余光中、张艺谋那样的人物,但我才20岁,我才不甘心就躺平摆烂混吃混喝等死,我想做第一流的导演或者作家,而事实是毕了业找不上工作就要饿死,这就是他妈的矛盾。一定要考研,可是那北电中传只能说全力以赴,并没有说拼了命就一定能考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很平凡很平凡,所以梦想显得好可笑。
我承认自己不是第一流的,自己就是很平凡的,即使在这个普通的本科里,自己也不是出类拔萃的,所以这样平凡的我竟然还要不甘心别人平凡的道路,就是考教资、考公、随大流选工作,我真的不甘心,我才20,难到只可以这个样子?
我觉得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如果只是随大流选那样安稳但毫无意义的工作还不如现在就去死,因为那样日复一日的重复的毫无意义的生活就是行尸走肉,与死也没有区别。所以工作必须要是创造性的,尽量全部都是创造性的,这样才是好的,程序性的简直浪费生命,毫无意义!
可以创造性的就意味着高超的技能,所以就必须要付出好多好多努力,像沈从文就是翻译的大师,我起码可以做到英语学的很好。但是我根本就不想当什么翻译家,或许可以试试,毕竟翻译也很有意思。
所以真的很矛盾呀,我很想要创造性的,但是那样明明很难,我又不想付出那么多努力。我想这一矛盾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更加努力,并且是脚踏实地真刀真枪的努力,而不只是嘴上说说。而为什么自己不能做到那样?因为害怕努力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还是要面对平凡的二本学生都该面对的就业的问题。
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参加各种有证书的比赛,尽量多得证书;学好英语和日语,至少可以拿来交流;锤炼写论文和散文、故事的技能;准备考研,不妥协的考中传。这些才是生活的主旋律,我要尽我所能,承担自己所选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