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盒模型:目的,结构,关系,领导力,奖励和有用的机制。
六盒模型由韦斯伯德(Weisbord)于 1976 年基于 OD 经验总结提炼而成。2010 年被引入到支付 宝,2013 年在阿里被广泛应用。阿里的 HR 结合实际,加入自己的理解,融汇贯通,应用过程中的诊断问 题高度阿里化,“不管业务和组织架构怎么变,六个盒子跑一遍。” 因其在阿里的成功使用,该模型以 “阿里的六个盒子”而闻名。
韦斯伯德(1976)在他的组织诊断模型中提出了六大类:目的、结构、关系、领导力、奖励和有用 的机制。
- 组织的目的是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 韦斯伯德将结构视为组织的组织方式;
- 人与单位互动的方式称为关系;在关系框中包含了人们在工作中与技术交互的方式。
- 奖励指的是人们与他们工作联系的内在和外在奖励。
- 领导力指的是典型的领导力任务,包括其他盒子之间的平衡。
- 最后,有益的机制是满足组织目标的计划、控制、预算和信息系统。
模型中也描述了外部环境,但它并未被表示为“盒子”。韦斯伯德将资金、人员、想法和机器作为 实现组织使命的输入。输出的是产品和服务。
韦斯伯德模型中,隐含的两个前提对于理解模型中的框架(盒子)非常重要。
- 第一个前提是正式系统与非正式系统:正式系统是组织声称要做的那些政策和程序;相反,非正式系统是那些实际发生的行为。组织内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系统之间的差距越大,组织的效率就越低。
- 第二个前提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契合,即现有组织与组织应对外部需求的方式之间的差异。韦斯伯德将外部需求或压力定义为客户、政府 和工会。
韦斯伯德对每个盒子都提出了诊断问题。例如,他建议 OD 咨询师确定组织成员是否同意并支持组织 在目的框内的任务和目标。这个问题关于组织内部正式和非正式系统的本质前提。一些问题例子如下:
- 目的:组织成员是否同意并支持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 结构:组织的目的和内部结构是否一致?
- 关系:个人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个人与工作性质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吗?
关系的质量是什么?冲突的模式是什么? - 奖励:组织正式奖励什么,组织成员觉得奖励和惩罚是什么?该组织需要做什么来适应环境?
- 领导力:领导者是否确定目标?他们是否在计划中体现了目的?什么是规范的领导风格? 有用的
- 机制:这些机制是否有助于或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六盒模型主要关注组织内部问题,主要通过“诊断问题”来解决“是什么”和“应该怎样”之间的 匹配问题,提出的问题不是由模型预测的,而是基于他的 OD 经验产生的。问题不是来自于模型的逻辑推 演,而是通过问题归纳出模型。同时,韦斯伯德忽略了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六盒模型仅简要提及 外部环境是如何影响该模型的,但并未对此深入解析。
<<<和信咨询 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