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睡晚了。。。那就顺便更下日志再去睡吧。
常觉得自己有种“迟暮”感,嘴巴上常常挂着:我老了,这已经是00后的天下了。。。之类的云云。遥想大一时,为了一门课程作业通宵做PPT,第二天照样精神倍棒去讲演;到了大二剧情重演时,愣是缓了3天才缓过来。。。虽然后来再也没有上演过类似剧情,不过现在每天10点多就犯困睡觉、6点就醒来做早饭吃早饭的作息,感觉就是老年人的节奏啊。
新工作
最近找工作算是有了个定论。来来回回一个月,折腾不少。收拾心情,已然重新上路。
早高峰开车
第一次早高峰从郊区开车到市区,出门算早,已然遭遇了“高峰”的序曲,路上已经有点小堵车的节奏了。通行的主干道还在进行拓宽的道路施工,造成了更多的不便。
-
双重聚合理论(?):忘记是不是这么说的了。当时在学习城市规划的时候,好像提到过这么个东西。大致意思是:城市中,每天高峰时期,都有大量车辆,从郊区通过交通主干道通往市区,造成严重的道路拥堵。原来我们以为,既然这样,那我们拓宽主干道,就能缓解拥堵情况。而现实会告诉你:你想得太好了。人们由于知道拓宽了道路,可统计上,某一时间段内经过的汽车数量反而多了。
造成拥堵的原因是不是道路窄?这个原因是不是最主要的?除了道路窄,车多、集中时间出行等,这些是不是同样也是关键问题?人们在了解到道路被拓宽之后,原来那些早出门想避开高峰的,会想当然的出门;原来选择不走主干道的,现在也回头来选择走主干道,拥堵状况其实并没有改善。 -
资源分布情况:这个问题追溯到深层,其实是郊区和市区资源分布不平等的结果。大量的商业资源、就业资源都集中在市中心。所以,不论道路情况如何,每天从郊区往市区的人次数是不会减少的。人天生有种趋利避害的倾向,市区代表了更好的资源,更多的机会,所以大家都要往市区跑。如果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意识到这点,并在开发过程中,对郊区资源倾斜,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长远的方法。
产品经理的素质
-
前后端联动思考
越来越觉得,产品经理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当你看到前端界面的时候,能心理有数牵涉到后端哪些系统,这些系统分别长什么样?哪些已经有,哪些需要改造,哪些需要新增?开发改动是小改动,还是大改动?而当你看到后端界面的时候,要想哪些数据对用户是有意义的,哪些用户其实毫不关心?如何展示相关的信息? -
Don't make me think :用户不要think,这就考验产品和开发团队需要think得越多。越是简单的,设计和展现上越费脑子。虽然现在说是“简洁”,但这不是“简陋”。用户的心理是:该有的必须有,但是你别让我困惑。最近看的《设计心理学》,第2本的标题就是:如何设计复杂。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用户要求从来都是复杂的,而问题在于这种复杂不能给他们带来困惑。
业务设计
有些时候,是人们自己把自己玩死了。有时候,事情没那么简单是因为在前端界面上步骤混乱,或者在信息展示层次上不够简洁;而有些时候,是业务在设计上冗余步骤太多,业务方自己制定的规则复杂,多了些不必要的步骤,本来可以精简,但是能跑起来就懒得改。
今日吐槽差不多就是这些。最后感叹下人生啊:
人生再过这么些日子,就可以算是半百了。问自己:活到现在,明白了点啥?顿时语塞。所以啊,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要顺着自己的心意好好过啊。生命中,别人都是过客,人终究是孤独的,只有自己是自己一生的伴侣。如果有段路有人陪着走,就是赐福。
感恩,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