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直在木讷的状态中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
从前端设计到杂志设计,在不同工作领域中除了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之外,工作中尽可能保持笔挺的坐姿,让精神看起来饱满充沛。
相反回家后,我却养成了喜欢平展展瘫在床上疯狂刷手机的习惯,精神涣散且疲惫。
明显的变化,让我开始究其原因:
可能是我主观意识上用工作中的疲惫打压新鲜事物所带来的微小乐趣,所以才导致内心主动拒绝花时间消耗脑力去思考工作以外的大多事情。
简单讲,我患上了懒癌症。
❤️
难道我们真的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逐渐趋于老化了吗?不,不是——
长辈习惯先归咎于外在环境,比如:路途奔波,早起晚归的精力消耗,工作的繁杂琐碎等等。
除了这些外界无法避免的因素,大多源于自己内心对现阶段生存的社会所带来的隐晦压力缺少一定的认识。
记得初中时候,有一个老师说:考上大学,你们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现如今,能选择做自己合适且感兴趣的领域,并长久的坚持下去,同时在一定期限内获得肯定,真的是一件挺有难度的事情。
那合适的标准是什么呢?我想大概就是面对一个新的领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乱阵脚。
当初自己选择涉足的行业可能是发自内心喜欢的,但想深入其中单纯的只靠臆想和兴趣,也是万万不够的。
渡过了短暂的兴趣高涨期,通常需要逼迫自己一把,向前迈一小步,证明自己,以防发生自我怀疑的现象。
每次我们带着信心,针对自身状况计划一个plan A,规划特定时间段内必做的事,设想靠自律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但事态呈现的现状大多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所以我们要学会逼迫自己,排除万难,努力自律,勇敢去拥抱真实并且残酷的世界。也许这场拥抱会很痛,但是值得。
❤️
朋友Y前不久实现了当老师的目标,从考证到被学校录用,她大致用了两年时间。
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间内,我有幸和她分到一组,每日一起处理不熟悉的单据,学习陌生繁琐的业务,应对形形色色的客户。
下班后,顺路在街边买些小吃得以快速填满饥饿的胃,以此来匀出更多的休息时间。
经过短暂的休憩,她宛若元气泵一般,立刻将精力值充到一百,当大家瘫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她已经默默的翻开书本,在上面圈圈画画。
是她的精力异于常人吗?
非也,她只是努力为自己营造一种学习的环境,迫使自己静下心去主动学习。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不能限制周围的环境,相反可以控制内心不被混沌的氛围感染。
在夹缝中,为自己营造适合的小范围环境,施加一定的压力,逼迫自己更努力一点点,在坚持一下下,没准在短期内,你的期许,就会渐渐崭露头角,迎来一丝曙光。
❤️
上学期间,身边不乏缺少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学习优秀,为人恭谦,兴趣多样,好像天生就是人群中的发光体。
其实,在不断的观察中多数成功者可以在某些方面凸显其优异,大多源于童年时期父母对其展开的强迫式学习。
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的童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年少时期我们缺乏自控的能力,父母的叮嘱,反而更像是一条条戒律,帮助我们养成自律的习惯。
限制看电视的时间,被停下的网络信号,自主帮我们安排许多兴趣班。
年少未明社会之深浅,本身持有兴趣者少之又少数,抱怨者居多,大都不能深刻理解家长这样做的用意。
现思索其原因,他们也只是想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不断的让我们明白,自制力的重要性,让我们在以后的成长中,保持下去。
❤️
4G全面覆盖的时代,人们每天点开手机,划过一个又一个小视频,看似只需短短三五分钟,渐渐精力在无形中被悄悄窃取。
便捷的网络,既让新消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又消耗了我们本来就不富裕的时间集。
在社会这个万花筒里,你会遇到N种不同类型的人,但谁也不希望活成一个堕落者。
长时间的放松确实让人身心舒服,被养成的懒惰习惯也迟早让你变成受害者。
相反如果将大段的计划轴切割成小份,每实现一小步,反而可以让内心时刻充满胜利感,激发斗志。
多主动去尝试,对不同的突发情况也会产生更多的解决方法,遇到事情后也会变的得心应手。
社会复杂,需要我们不断的优化自己,但也不是洪水猛兽,你越敢拥抱它,越能触摸它跳动的血脉,知道其深浅趋势,你越躲着它,它越可能伤害到你。
别时刻待在「慵懒的滤镜」里,做个「看似惬意的青年」!
你可以在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拿高分,但更要到真实的社会中体味人生,体会闪光的幸福。
社会虽然时常让人感觉很丧,但依然值得我们去拥抱。珍惜美好,不惮丑恶。
愿你努力而优秀,行走在这片广阔大地上,勇往直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