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谈#PM与文章、PM与知乎、PM与图书

#漫谈#PM与文章、PM与知乎、PM与图书

作者: 蜗vins牛 | 来源:发表于2015-05-06 11:32 被阅读66次

    某天在与朋友交流过程中,听他提起这么一段故事:一个在校生来面试产品,“口若悬河”、“出口成章”,balabala,措辞略微专业而接地气,但却没有通过面试;面试官给出的理由是:“你知乎看太多了”

    入门产品到底应不应该看产品类文章&图书或者刷知乎?(以下简称刷经)

    我想通过聊聊我的产品入门路来回答这个问题;

    产品入门历程:

    1 迷迷糊糊中认识了“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于是向各界大神求教

    2 看《人人》,刷百度知道、百度百科,与刷知乎

    3 写 “ 产品体验报告 ”,着手画原型,与朋友开发APP

    4 找到第一份“产品类”实习

    ...

    第1点之后,尚处于迷茫的状态,不知到底是什么?仿佛全世界都在呐喊 “产品经理是小CEO”、“产品经理要有改变世界的”、“产品经理是谁,是像乔布斯那样的人”;美言听得多了,鸡血是有了,但理解却更偏了

    第2点之后,对产品的JD与设计流程等有了一定的 “认知”,抑或,对别人的 “经验总结” 有了一定的认知;《人人》这本书看了几章就看不下了,例子很多,描述也很详细,但恰恰是因为每一点都太细,使得看完后难以在实际应用,毕竟,你又不是在阿里工作;

    第3点之后,写产品体验报告就真的是体验,当初我一心想写出具有“分析”的报告,但现在回看过去,无论是分析思路、文字措辞都略显稚嫩,当然再过一两年的我也会看到现在这篇文章自嘲;产品体验报告的作用是梳理产品思路,形成自己的定性思维,但往往没有人给你修正,或者提供针对性、根本性的建议;最大的收获还是自己参与到一个产品开发过程中,作为产品人,从点子构思、方向规划、方案策划、原型制作、交互设计、技术研发等流程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得到收获;而这份收获,如果建立在你的理论基础上,有一定概率会成倍放大

    第4点之后,当时还是处于第2点到第3点的中间阶段,一切都凭感觉在走,看了许多理论知识但消化的却只有一丁点;面试过后,产品经理对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之就是:“有感觉,没思路”;一年后的我明白,这是一个很低的评价;实习工作后,开始接触真正的项目,每日跟踪数据,偶尔画画原型,学学交互设计,一次次的会议;渐渐明白,理论千万种,个人方法论才是最关键的;而为什么刷那么多经后感觉提升不明显或者难以应用到实际,是因为,那是别人的“个人方法论”,不是你的;形成方法论,需要一些时间

    以上的经历简言之就是:

    入门多刷经,但要点到即止;要从理论中出来,跳进实践,同时又要从实践中出来,跳进理论;  (跳进理论指形成个人方法论)

    聊回题目提及的 “文章”、“知乎”、“图书”,作为一名新人,很有必要刷;而作为入门后的互联网人士,很多会对教程类的文章产生反感,尤其是在强调“个性化”的今天,刷经极易导致个人思路随波逐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其实,经历一段时间后,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定性思维,与判断标准;文章的好坏自能判断,文章的利弊会选择性地的去接收,多刷经带来的是视野的广阔,以及零碎的思考; 但不刷经是否就是不好? 完全不是,在思维达到一定高度,对文章的要求会极苛刻,这时宁愿自己去探索深刻的理论;又或者,沉浸于工作中,不懂即问,无需刷经,随时间推移,待时机到来才开始刷经。

    刷经的好处与否,没有定论,视人而定;

    但个人给的建议是:新人多刷经,但产品入门教程之类的不要看太多,要多看互联网行业形势的文章;另外,多实践,多总结。

    入门后,适当刷经,提升视野,但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刷,否则宁可埋头做好自己的项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PM与文章、PM与知乎、PM与图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mi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