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内,保洁阿姨昨天刚来打扫过卫生,但着实打扫一般,依然埋汰。
卫生间洗衣服时,看着不舒服,今天周日,有时间,于是自己动起手来,清洗洗衣机,全面打扫,半小时过后,焕然一新,我相信住在这里隔壁室友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打扫结束后,我突然想到两个词:公益和慈善。
在我们通俗的定义里面,
慈善事业是人们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慈善是对人类的热爱,为增加人类的福利所做的努力。
公益是个人或组织自愿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公共产品。在这里,做好事、行善举是对个人或组织行为的价值判断;行动的结果是向非特定的社会成员提供公益产品。
保持公共的卫生,打扫公共的卫生,尤其是这个“公共”范围特别特别小,受益者不出一手之数,甚至自己是最直接的收益者之一的时候,我们几乎不会认为这是公益,这是慈善。
也几乎没有人认为俞敏洪大学期间给室友打开水,是一种慈善或公益;
也几乎没有人认为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家人,是一种慈善或公益;
更不会有人认为,与人和善、在团队内为人服务是在做慈善或公益......
如果抛开原来的固定认知,我们换个角度、换个思考的方式,再来看一看,
难道照顾好自己、照顾自己的家庭,没有给社会添负担,不需要别人来扶弱济贫,不是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吗?
难道保持合租房的卫生整洁,不是对人对社会成员有益的事情?难道合租房不是公共产品?
难道我与人友好相处、不抱怨社会、不散播戾气,对这个社会没有益处?
难道非要捐钱捐物才是慈善?
难道非要完全利他才是公益?
我们自己不也是社会的一员吗?
我们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空间不也是大环境大空间的一部分么?
我们自己所处的小团队小组织不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么?
什么是慈善?什么是公益?
对于个体来说,有必要进行重新定义,本想用微慈善、微公益这两个词,但已经被占用。
我想说它和社会上倡导的微公益和微慈善依然不一样,比它们更小,更微不足道,也不一定利他,对别人无害的利己可以是它显著的特征。
比如,照顾好自己,比如对伴侣好点,比如不抱怨别人不吐槽社会,比如保持公租屋的整洁卫生,比如为社群服务......
换一个定义,我们每天都可以做公益、做慈善,当这样去想的时候,似乎还有点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