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干货复盘
赚钱思维第一课:百分之98的人赚不到钱都是因为作茧自缚。
你只要专心于你想要做的事情,只要专心于你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钱它就会来。
——蓉蓉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男主角。他出生在穷人家,不过他爸爸在一个富豪家里做工。富豪的儿子学习不好,但是需要学历,恰好他非常热爱思考热爱学习,一路替富豪的儿子读到了皇家工程学院毕业,因为是替,连名字都是用得别人的,所以他毕业后跟所有认识他的人失去了联系。
可是因为他给了他大学舍友的巨大帮助,大到改变人生的程度,他的舍友一直在找他。当他们找到他的时候,没有学历的他的职业是在一个村里当山村教师。
在学校的跟他较劲争第一的那个人,是抱着嘲笑他目的看他笑话的,笑他只是一个可怜的乡村老师同时向他炫耀自己马上就可以跟如今他们国家最厉害的科学家签合同了。这个科学家跟他约好今天会通电话的!然后他背过身拨通了科学家的电话,科学家接起来后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他在惊讶膜拜的同时,兴奋地要起飞了。
科学家让他转身,他发现科学家跟他刚刚羞辱过的乡村老师是同一个人的时候,简直不能再羞愧。
虽然这是电影故事,但我觉得跟这一课的主题很契合。男主从来不给自己设限制,从来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他帮助同学说得很重要的一句话就是: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他自己一直就是这样做的。蓉蓉也在这样做。
作茧自缚的根本原因还是源自于追求安全感。我通过课程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结论:安全感等于恐惧。
蓉蓉举了很多例子都是因为我们怕做一些事情会带给我们伤害,所以我们会为了避免伤害不去做很多事。而很多我们害怕的事情看起来都跟钱有关系,因为有太多的事情因为钱才会发生,于是我们就给钱附加了太多关于我们的不良情绪的意义。比如变坏,比如屈辱,比如被人说你为什么这么认钱呢?比如被人说抠门小气,比如会得而复失,比如生病……
钱是无辜的
钱是无辜的
钱是无辜的
钱只是我们做了对的事情的反馈
想要安全感怎样最有效呢?我认为是直面恐惧。别人说我们又怎么样呢?除了自己,谁会对我的人生负责?
战胜恐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它。如果人类永远恐惧,那么便不会有进步,人类文明不会有推进。
接下来就是不配得,也就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个也跟安全感挂钩的,比如我们学过的美德叫无私奉献,所以当我们真的有所付出了也不好意思拿钱。凡事好像一涉及到给钱就显得不那么高尚了,所以我们怕得是别人觉得我们庸俗。那我们去解决庸俗跟高尚的问题就好啦。
所以要做到不作茧自缚,就是直面恐惧,解决问题。我大于问题本身,而不是问题大于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