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来来回回在各种投资群和知识付费群里随机漫步,除了被割韭菜之外还收获了一些投资哲学,把这些投资哲学放在人生幸福的经营和投资上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对冲思维。
2018年大熊市的时候资本市场的风停了,这证明了猪只能吭哧吭哧的摇着尾巴走路,而不会一直在空中飞下去。很多穿皇帝新装的资本玩家在干涸的泳池里翩翩起舞,导演了资本市场的一幕幕丑剧,裸贷风波,P2P暴雷,企业股权质押暴雷,滥发数字货币割韭菜。
一个投资群里的大V用一句话把市场规律总结的很到位:牛市忙割韭菜,熊市开始撕逼。
当然,金融世界的这种周期性波动放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是适用的。就像人们经常用充满神奇和赞叹的眼光来形容小平同志人生的三起三落。我们普通人的生命曲线也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周期性波动。区别是我们的曲线只能自己描摹,自我欣赏,而伟人的曲线是被众人瞻仰,全球推广。
纵观个体,家庭,企业和国家都会在经济的下行期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于是一个小不起眼的导火索就会引发常年潜伏的风险爆露出来。
每次临到大熊市的时候,不论身边朋友还是朋友圈里认识的人都在讨论各种生活艰辛。由于投资失利而走向生命极端,由于感情不和家庭出现破裂,由于工作压力出现身体状况,由于经营不善,事业出现困难。凡此等等!
以自己为例,最近一年确实一直在为寻找一份合适的职业或创业做准备。尽管过往的创业经历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专业技能上并没有长期的充足的准备,于是面试了很多公司和岗位都出现错误匹配的情况。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想干,而愿意干的工作,在专业积累上不够标准。
以对冲的思想来复盘自己的经历,根源还是没有提前做好风险对冲。
毕竟考虑转型或升级不是一朝一夕的决定,在此之前你就应该做好一切转型阶段的知识储备,技能储备和资源储备。而不是真的出现危机了才考虑如何摆脱现有僵局寻求一个全新的未来。
所谓的对冲,就是在自己的现有业务之外,去经营或投资一个和现有业务不相关,甚至是负相关的技能。这不仅仅是出于兴趣考虑,更是生存和职业发展的刚需。我们所熟知的保险业务,发展第二职业,对冲基金,经营不相关的企业都属于对冲思想的范畴。
在过去的几年中也亲历身边很多家庭从和睦走向破裂,职场失利后一蹶不振,投资失利而倾家荡产,企业衰败引起一系列连锁社会反应。最终出现的结局往往是单边倒的行情,往往都以一方的极大情感伤害或物质损失为终结。事实上,直到矛盾演化到破裂的前一刻为止,谁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极端情况。
所以,大多数人对风险的感知和未来的不确定都只停留在情感的恐惧或自我麻痹状态,没有强大动机去做好切实的对冲。除非被逼到墙头才纵身一跃。
按照中国股市的惯例,每年的春节期间市场总会遇到一个小阳春,于是我在18年低开始不断加码A股,在年底的3400点更是乘胜追击。在市场有反转行情的时候,我更是越跌越得意,终于有了买进的机会。最终掉进2400点的陨石大坑。
同样加码A股的高中同学阿伟就英明多了,一边择机买入A股,又一边定投黄金。黄金和股票市场是两个负相关的投资品类,如果是上涨行情,另外一个大概率就是下跌趋势。到了2019年,他不仅利用技术分析方法成功逃顶A股,而且在黄金市场收获了接近20个点。
这是投资市场里典型的对冲思想,当我们买进一个上升趋势资产的时候,一定要买一定比例的负增长资产,这样可以对冲自己的风险。
如果放在创业活动上也是同样道理。比如2010年左右,受益于实体经济环境的宽松几乎所有行业都在疯狂的赚钱。大多数企业主都会被胜利冲昏头脑,不断的投资新的项目期待更高的收益。哪些有先见之明的企业主都会在这个时候见好就收,把高风险高周转的现金流投放到低风险地周转的行业里,比如买入房产。几年之后,不仅避免了风险,随着房价攀升资产也获得了翻倍收益。
这也是典型得对冲思维在起作用,虽然创业能挣快钱,但投资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经营水平影响较大。一旦市场环境改变,这种高增长的现金流是不可持续的。把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现金流缓慢但保值效果更好的投资上就是一个明智选择。
我们把这种资本市场的对冲思想运用到直到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生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生命的延续,要维系这种生命的最大保障就是运用保险的方法来转移风险。其实风险转移本身也是一种对冲的逻辑,我们不仅需要投资家庭和事业,还要对冲基于生命风险可能带给自身和家庭的伤害。
工作中的对冲也是一样的,要想对冲工作和职业上的风险,就要尽可能地给自己多创造几条没有关联的甚至是负相关的生存技能。比如,在职业之余,可以发展第二职业,通过其他不相关的技能兼职赚钱。通过提升自身的技能,拓展资源,给自己创造多种途径的不同渠道的现金流。
当我们在其中的一个生存路径上出现短路的时候,就不会极端的生存危机。
同样的,对家庭婚姻的对冲也是有必要的。经济学家眼中的家庭就像经营一个企业,家庭中每个角色按照自己入股的比例和职能分担家庭经营的角色。同样的,一旦家庭经营失败后,个人也会面临极大的情感和经济的损失。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和价值,给家庭贡献更多力量。
但同时也要对冲家庭经营的风险,这意味着个体既家庭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事业可能就是对冲家庭风险的最好方式。
所以,对冲的思想完全贯穿在我们的一生。任何时候都不能ALL IN,当我们在一个方向上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在不相关的或相反的方向做出适当的风险对冲。就像华为,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实施自己的海思备胎计划,这就是高瞻远瞩的企业风险对冲战略。我们个体也一样,不论是生命,家庭,事业,还是投资。如果事事考虑到对冲思想,一定会获得一个满意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