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到了云龙山第一节山的山顶,据专家考证,这座山已经存在一亿年了。
而我们人的一生则短短不足百年,在山的面前,人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暂,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如一粒细沙沉入涛涛的历史长河,不留任何痕迹。
然而人类的文明却使这座山熠熠生辉,犹如点点星光闪烁,仿佛颗颗明珠点缀在山间,使山有了灵性,有了底蕴和内涵,虽千百年过去,光彩依旧,灼灼其华。
站在云龙山顶,环望四周,目之所及,古迹荟萃、名胜聚集。
东坡是三砖殿覆三丈佛的兴化禅寺,西坡是神奇灵异的大士岩寺。
山顶南面是放鹤亭,砖木结构,小巧玲珑,檐角欲飞,因《放鹤亭记》有招鹤之歌而得名。
西南角是为纪念乾隆皇帝而建的御碑亭,乾隆皇帝4次来徐州,在云龙山作诗、联句、题字,留下多处遗迹。
西北角的谊亭则是为纪念苏轼与隐士张天骥之间的友情而修建的。
东北侧这一组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造型似船,故称“船厅”。
东边是碑廊,集中镶嵌了云龙山原有的及市内各处零散的石刻计42方,这些石刻记录了徐州古老的历史,见证了徐州的沧桑巨变。
中间这个就是放鹤亭,此亭为清末重建,匾额上“放鹤亭”三字及楹联诗“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乃苏轼手迹。
这边石刻“壮观”则是李白的手迹,“壮观”二字思高笔逸,遒劲挺拔。壮观的壮字多了一点,意为云龙山的景色比壮观还多一点。
还有这个大大的“寿”字,苍劲有力,为清道光年间徐州知府周焘书写的。
前面这方石刻上就是著名的《放鹤亭记》,是伟大的诗人苏轼在徐州任职期间留下的美文之一!
大家看看这块石头,是不是像一个麒麟,
中间的这个井就是石佛井了,这口井建于山顶、泉水甘冽,距今已经1500多年了!
此生一定要来一趟徐州吧,来徐州就一定要来云龙山,来云龙山就千万不要错过这第一节山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