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在家无聊时一直在看《简书周刊》,觉得这种风格很好,很适合我。所以,我萌生了在简书网上开一个账号,坚持去写一些东西的想法。好吧,说干咱就干。从哪里开始呢?就从我打算去写一些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去写来写起吧。有这篇文章在前,不怕我不能铁着心写下去。
我想写的东西,不是美食,也不是家乡父母的长短故事,而是历史,以及从历史中得到的感想。最近一两年开始迷上历史,先是民国史,后是春秋战国史。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老外诚不我欺也。当你年过20,有了一些阅历,然后因为某些情由,或是缘起一个人,或是缘由一件事,将你的目光拉回到过去的一个时代,然后你去进一步了解那个时代,看那个时代发生的事,看那个时代的人做出的一些选择。这时候,你的思维是广阔的,你的视野是清晰的。历史沉淀下来,才看得分外清明。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今天的这些人,这个社会,仍在重复上演着昨天的故事。这时的你,面对困难时,便会多了一份坦然。
迷恋于历史之中时,常常会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或许别人已经想过,表述过,但由于不涉及学术,我仍然可以用我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也许有一些想法,是真的没人表述过,将来不小心被哪位历史专业的人给转化了,那我也算是对历史研究有所贡献了。但除了涉及历史本身外,我会更多的去联系到现在,以求对我们当下有所启发。
我们往往不注重将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想法整理出来,当然,我原来也不例外。当时,我认为去整理想法,尤其是形成文章,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我宁愿把时间花在读新书上面,写一篇感想之类的文章的功夫,大概又可以看小百页书了。现在想想,真是愚蠢。读书确实又轻松,又有成就感,是天下难得的两全之事。但如果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那么便会被丢入记忆的垃圾桶里。成就感是虚的,“虚荣”的“虚”。它除了增加你对人对事的狂妄,并不会带来真正多少能力上的提高。这是我要开始去注重写的第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写东西是真真正正在做自己的事情。看书,看的是别人写的书;搬砖,盖得是别人家的房子。而你所写的东西,只有你自己写出来是这个样子的,表达的是很自己的东西,最后,还会署上你的名字。发表之后,还可能引来很多的读者。他们会跟着你的思路去思考,然后去讨论你的观点。从此,你不再是你自己,你是一个想法的创造者。就像“Duang”一样,只要这个词在用,这个词的创造者就永远以一个不朽的符号活着。不用打仗流血,就能不朽的事情,为什么不干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