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一起读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老人与海》。
故事简介
《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说的是一个老渔夫圣地亚哥,在80多天出海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意外钓到了一条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出于求生的本能,健硕的大鱼飞快地向深海区游去,而同样倔强的硬汉渔夫也坚决不肯放弃。于是一人一鱼就在茫茫大海中展开了考验毅力与恒心的拉锯战。
在没有水、没有食物、也没有助手、没有同伴且四肢开始抽筋、麻木的情况下,圣地亚哥始终不肯认输,不甘心被打败。最终大鱼筋疲力尽而亡。
但就在圣地亚哥拖着胜利品返航的途中,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圣地亚哥毫不退缩地与鲨鱼群展开了搏斗。
最终,大鱼仅剩一条硕大的鱼尾,老渔夫拖着鱼尾回到了港湾。没有人能看到老人的战利品,但所有人都惊叹,从未见过那么大的鱼尾,那将是多么大的一条鱼呀!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其实也是我们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
《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海明威的笔触也尤为简洁有力,整部小说没有多余的赘述,语言十分口语化,阅读的时候感觉几乎都是老人圣地亚哥的喃喃自语。
我们读惯了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也看惯了闪闪发光的英雄,习惯在小说的尾声与英雄一起细数征途中收获的战果和荣耀。可是这部名著却让我们从头到尾就陪着一位孤独的老人钓鱼,从头到尾就听着老人自言自语几乎毫无剧情。
但今天的我重读《老人与海》,却感慨良多。
老人与海的故事,又何尝不是贯穿于我们整个成长过程之中的呢?
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在孤独中乘风破浪
没有人见过你在海上孤独坚持的背影;没有人陪你惊叹遇到的巨大强硕的马林鱼;没有人可以为你证明你曾在缺乏工具缺乏食物的艰苦条件下一个人英勇无畏地赶走了鲨鱼群。
在竭尽全力奋力一搏过后,你无法带回任何成果证明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没有人为你喝彩,没有人因此对你崇拜,甚至没有人有耐心听你分享。
没有人见证与陪伴你殊死拼搏的过程,甚至没有人愿意相信你所经历的一切,在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非凡壮举之后,你依然需要活在旁人的猜忌与嘲笑之中,甚至被大家公认为失败者。
这难道不是我们成长所经历的常态吗?
没有人知道你曾与之搏斗的是一条多么壮硕美丽的大鱼
年少时觉得《老人与海》枯燥乏味,是因为缺少奋斗经历。曾经的我也坚定不移地认为,干任何事,必须要成就一番事业,有所建树;在拼搏的过程中,我需要听到大家的鼓励和掌声,从中获取认同感;在低潮低谷,我需要大量的倾诉并获得安慰与激励;在故事的结尾,我满载着所有观众们的期望展示自己收获的累累硕果,然后再向所有人分享自己的拼搏感悟,熬制自己的励志鸡汤,以标杆榜样的身份鼓励鞭策同样怀揣梦想的后生。
然而现实给了我一记又一记响亮的耳光。
经过了生活的历练,经过了这么些年在社会上的摸爬滚打,我终于读懂了《老人与海》。
或许说,我读懂的不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而是被我自身阅历投射到《老人与海》中的故事。
没有人陪伴,没有人喝彩,独自在大海上咬牙坚持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能力总有上限。并非只要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取得骄人成绩。在生活中,更常见的是全力以赴后一无所获,甚至摔得头破血流,成为看客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目标设定得越高,失败的概率就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读过太多的英雄故事,喝过太多的励志鸡汤,总要认为失败只是为了奠定成功的基础,我们经历了失败最终一定可以迎来成功。
可是我们的坚持和努力到最后,真的不一定可以迎来成功。
拼搏到最后,也许我们能获得的只是一条白骨嶙峋的鱼尾
即使你真的取得了超乎旁人想象的巨大成果,但能向他人展示出来的也许只有一条白骨嶙峋的鱼尾。
在这个与鱼与大海搏斗的过程中,圣地亚哥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没有食物没有工具没有陪伴,年迈的自己与健硕的大鱼相比,胜算极低,而且极有可能还会命丧大海,永远也无法回到熟悉的港湾。
然而倔强刚强的老人不屈不挠,即使手脚发麻鲜血直流也从未放弃。他说,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哪怕无人理解,也会勇敢地坚持到底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很多人都急功近利,内心浮躁。去过一次健身房,看过几句书评,背过几个单词,那都是必须晒出来的。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像老人圣地亚哥一样,在没有人喝彩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依旧不忘初心地死拼到底?
漫漫人生路,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不被打败的圣地亚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