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乡村建成小城市,是现代人生存的新模式。乡村中的城市,有一般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能闻得到稻香。钟祥的彭墩,就是一个把城市建在村中的成功范例。
从宜昌出发,坐大巴在高速上疾驰约两小时到钟祥,下高速后在乡村公路上再行半小时就到了享誉荆楚的新农村彭墩。彭墩,已拥有不少头衔与光环,从山乡村野跃变成了文化含量更高的4A旅游景区。用官方的语言说,是一个以突出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新气象为特色的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景区。
通往彭墩的马路笔直平坦,南来北往的车辆像不知疲倦的过客,匆匆向前。道路两旁,香樟树犹如礼兵,排着整齐的队列,等待接受慕名前来的游客的检阅;马路两边,是规整的农田,与远处的彭墩小镇遥相呼应,彼此关注。一路前行,映入眼帘的,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彭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耕历史文化丰富 悠久。时代在变,彭墩也在变。据当地人讲,他们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通过迁湖腾地,集中兴建农民新居,推动农业种养业科学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建成了以农业休闲观光为主线,集休闲观光美食采摘垂钓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式的旅游地。
我们先去的是垂钓公园。公园建在湖上,湖水清可见底,一望无际。我们惊叹之余,无不感慨当地人的远见卓识。把一个大水库挖深拓宽,规划设计成休闲观光垂钓公园,城市的韵味初步显现。在湖水中央竖起钢筋水泥柱子,搭建长廊。人们在水上漫步,在亭子下小憩,享受生活的 悠闲与惬意,满足感定会油然而生。若有更高的兴致,在湖中甩出长杆,垂钓,放出希望,收获回报。即使细雨霏霏,也不须归。走在湖面上,感觉自己成了水上漂,像是穿越时空,回到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时代。虽为乡村水库,但谓之湖,丝毫也不逊于洞庭湖。水平如镜,静清绿也好,深阔远亦罢,都给从农业文明脱颖而出的彭墩增添了诗韵般的城市气息。无论乡村还是城市,离开了水,都将失去灵气和灵动,旋律和节奏也会浑浊呆滞。一个乡村,目光投向了城市,把城里的韵味与内涵移植到了村里,除了胆识,还有眼光与头脑。仅有城里的骨架还远远不够,更要气质和涵养。
出了垂钓公园,离开湖水,不知不觉走进了有机果蔬采摘园。虽已过了季节,仍可见萄萄藤。当地的农人正在给果园追肥。肥料我不知名,只觉得气味 异常刺鼻。正如有的地方有的种植业尽管宣称不用农药化肥,可还是禁不住病虫害的威胁,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大环境变了,哪怕是一隅,洁身自好也难。一个地方一个人,绝无可能完全脱离所处的时代所在的环境。凡事都有个过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盼望的境界终会来到我们身边。蜇居的采摘园经历了寒冬的考验,来年春天就会绽放娇美的容颜,迎接五洲四海的游客。有了采摘园,就融合了乡村与城市的气息和特点,亦城亦乡,亦雅亦俗,阳春白雪牵手下泥巴人,采摘与观光就会同登戏台,合奏圆舞曲。
最具分量的要数村里的文化艺术中心广场 。到底是平原地区,广场面积大得惊人,同时容纳万人聚会绝无问题。拿它与宜昌的夷陵广场相比,也不相上下。一个村,有如此气魄的广场,谁能说不是城市呢?在这里举办竞赛,开展活动,推销商品,传播文化,点亮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雄心,不正像神经中枢的元点么?当初迁湖腾地,修建广场,是要点决策气魄与审美品位的。村里有了文化的魂,村民也就有了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撑。在事实面前,那些不理解的人也会从心底拥护和支持。与文化广场毗邻的是个孔雀园。园里的几只 孔雀好像有些疲劳,等了好久也未曾开屏。也许是不具备客观的环境和内生动力。动物与人一样,需要原生动力和目标吸引。虽然已近中午,我们的目光和脚步仍不想停下。湖边的农民新居深深吸引了我们,一样的外观一样的风格,独门独院,房前是碧蓝的湖水,屋后是七彩的花草和果树。累了,搬一把椅子,躺在树阴下,沏一壶茶,享受阳光的沐浴,感受日子的恬静;闲时,邀三五好友,备一桌好菜,喝上两三杯酒,品味生活的幸福。由于时间关系,午饭后我们不得不与彭墩依依惜别。彭墩是个村,村已成了小城市。村里的人说,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㕵目标,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既时传统产业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又结合市场需求与消费者需求,不断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构筑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看来,他们已着手描绘更加宏伟的新蓝图,一个中国最美丽的明星乡村正在荆楚大地冉冉升起。
彭墩,村中的城市, 以大手笔描绘了成功的过去,也正以科学的举措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作为一个观众,也愿我的家乡魏家坡也像彭墩一样,褪去灰暗的毛发,绽放走向农旅完美结合的崭新容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