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82976/8e2ebbc711018a00.png)
这几天,一篇题为《“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的文章成了一个热点,被反复拿来讨论。文中称,“农村娶媳妇难不是小问题,社会开展‘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让广大农村大龄男感到更加幸福。”其言论背后的观念和认知,让很多女性忍不住吐槽。
据文章的作者称,其发文的核心在于呼吁“关注部分地区农村大龄男娶媳妇难”这一问题,并认为这是个由个人问题上升到社会问题的大问题。
不否认,每一个体都应被给予关注,而其婚姻家庭的幸福与否更是和个体福祉密切相关,需要有关部门和公众给予关注、支持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促进每一个个体实现婚姻与家庭幸福,这是健康中国的基础。
但是,怎么解决?“让广大农村大龄男感到更加幸福”的途径是什么?
很遗憾,在该作者的文中,看不到积极的根基于这些娶不上媳妇的大龄农村男改变其自身在婚姻市场上处于劣势的各种存进方法及可行性建议,反而归因于“一些女孩子不愿意过穷日子,本地女孩不愿在当地结婚生子,外地女孩更不愿意来”。
的确,“一些女孩子不愿意过穷日子”是事实。我其实觉得,不是“一些”女孩子不愿意过穷日子,而应该是“所有”女孩子都应该不再心甘情愿地过“穷日子”。越穷越光荣的日子一去不返,成为陈旧的不合理观念,我觉得这是时代的进步。除非在内心充分富足的基础上因为精神的饱满而主动选择放弃对金钱的追求,否则勇敢地追求更富裕、更丰沛的生活,才是一个人值得称赞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都有权利追求并保有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的目标。离开不能带给自己富裕、幸福生活的地方,是值得尊重,更值得鼓励的行为。
“暖被窝”工程这一说法的提出,有着把女性工具化的陈迹。而这种把女性视为生育工具或男性附庸的陈旧观念,不仅没有尊重女性的独立、自主的人格和生命价值,其实也是对男性的不尊重。因为当一个男性被给予独立、自主的生命价值和尊严时,婚姻于他,也一定不是仅仅需要一个“暖被窝”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极端的功利主义角度的思考里,其实既没有真正的女性,也不存在真正的男性的。因为他们都被物化为工具,是为功利性目的而存在,而非具有个体生命尊严和价值的独立的人而存在的。我们的专家,可是还需要思想的进化和“启蒙”。
文章还倡导, “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我们的确是可以鼓励有志青年留在家乡的,因为建设自己的家园,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幸福、美满,是崇高而伟大的。但是,如果留在家乡只是是为了“暖农村大龄男被窝”,以解决农村大龄男娶媳妇难这一社会性问题,还是算了吧。因为,对不起,女性不是男人“暖被窝”的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