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界面,3个步骤
首先,我们先来看图,这张图面展示了在Tableau绘图中最为重要的2个界面和3个步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幅图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53618/84270bffa70e624f.png)
首先我们看左下角,这是数据源界面,它对应的是我们绘制图表所用的最明细的数据,也就是右下角的数据源数据,这是我们绘制图表的基础。界面中的数据连接、筛选器等部分,我们这里不做过多讲解。
然后我们再看左上角,这是视图界面,它对应的是我们绘制图表的过程。在这一层,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是分为有两个步骤的。
-
计算绘图所需的视图数据。
-
将计算好的视图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表。
这两步对于绘制简单图表来说,初学者可能体会并不深,特别是计算视图数据这个重要步骤。因为在拖拽的过程中,视图数据已经由Tableau计算完毕了,我们直接看到的就是可视化图表这个结果,而忽略了产生这个结果的过程。
但是对于绘制复杂图表,计算视图数据的步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我们在模仿一些高级图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明明是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做了,但还是出不来想要的结果,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绘制图表所需要的视图数据根本就没有计算正确,所以也不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图表,这是绝大部分初学者容易忽略的点。对于绘制复杂图表,我推荐的方法是先通过交叉表计算并验证视图数据是否准确,然后再转换成所需图表。
所以我们务必要记住,数据源首先要经过各种计算得到视图数据。这种计算可能是行级别的运算,也可能是简单的聚合计算,更复杂的可能是LOD表达式或者表计算等等。只有得到了正确的视图数据,我们再通过对视图数据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可视化图表。
三个重要的功能区
数据源界面相对较为简单,我这里略过,着重讲解与Tableau绘图密切相关的三个重要的功能区,理解了这三个功能区的作用,我们也就拿到了Tableau高阶绘图的敲门砖。
三个功能区分别是:
-
维度、度量功能区
-
行、列功能区
-
标记栏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53618/d268967e19b18400.png)
维度和度量功能区,对应的是创建视图数据的过程,就是说我们是通过维度和度量去得到视图数据的。标记栏和行列功能区,对应的是绘制图表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这两个功能区重新排列组合维度和度量值,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可视化图表。
下面我来抽丝剥茧,带领大家去了解这些功能区的作用,解构Tableau的绘图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