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何必去远方
暑假即将开始 ,网络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关于课堂教学的,关于教师写作的,关于班主任智慧的……真的是应有尽有,让人向往不已。然而我却一个也去不了,暂且过一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暑假吧。
学习,何必去远方。如今网络包罗万象,需要什么资料上网一搜一大把,搜取的资料中挑一挑,捡一减,总会找到有用的。平时自己加入了几个学习共同体,有很多无私、勤奋的老师会分享学习收获,看看他们的公众号,间接地学习一下,也可以略知一二。现在,很多课程学习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遇到自己心仪课程的花几百块钱,坐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冰棍,对着屏幕学习,岂不是悠哉乐哉!
学习,何必去远方。书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选几本喜欢的书,摆在桌上,随手可取。做个简简单单的读书计划,以适合自己的速度,或快,或慢,或重复,或跳跃,尽情享受,不受他人控制,不受时间约束,喜欢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也可以约几个喜欢读书的朋友共读,带一点零食,寻一处僻静,畅谈畅谈。
学习,何必去远方。我发现教师培训多在南方,坐高铁至少也要十几个小时,坐飞机倒是快,可是费用太大。我这样的北方人,到了南方还不热得头昏脑胀,怎还有体力学习?参加过几次现场培训,如果想真正走心,形成技能,那几日的学习是不可能实现,还需要后期不断深入学习。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要就要把家常课当成公开课;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教育写作能力,那么你就要在坚持写作中学会写作。如果学习有捷径,捷径就是不断学习。
学习,何必去远方。郝晓东老师在《未来教师》中指出“真正的学习是个体突破舒适区,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完成的。”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在“学习金字塔”报告中把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个层次:被动学习包括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画思维导图,是浅层次学习;主动学习包括讨论、实践、教授他人,是深层次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6385600/9b1960e95d41693e.jpg)
朱熹论读书曰:“读书有三到,口到,眼到,心到”,我觉得学习应该有“五到”:眼到,口到,心到,行到,思到。真正的学习,这“五到”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发生,即终生学习。外在困难,容易克服,难克服的是内在困难,突破心理的舒适区,挑战自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乐于求知的心灵,善于思考的大脑,勤于记录的双手,学习都会发生。
学习,何必去远方。
学习,无处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