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今日,我也即将迎来了我人生最终的毕业季。虽说现在的状态偶有闲暇,但还是会带点半只脚踏入社会的踌躇以及焦虑感。回首过往的话,我的青春已在不知不觉做一个旁观者中,迎来了结局。
老实说,这篇文章于两个月前就该写了。但是,当时的我想着,自己这辈子难得这么开心,已经将人生每个阶段所一起度过的重要的人通过自己的方式答谢了,不应该在那时候显得伤感和惆怅。所以这篇文章就压在心里。这期间我内心其实有无数的话,我的情感也特别复杂,这里索性总结一下发表。
1
我向来是个重感情的人,这点算是受我爸影响重吧。他老会念叨别人的好,也会缅怀旧情,甚至总想着把他的朋友圈延续到我这一代。当然,由于我从小接受的文化和思想比较驳杂,我更想通过自己的鉴定方式去判断一个人对于我而言的重要程度,也愿意为了维系与他人的关系,改善自己的不足,以及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虽然对其无足轻重但却被不会被忽视的人。也就是说,我不想去影响到任何人的人生。这个想法,却有些幼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就在于这个影响上。即便从科学的角度,这句话的客观性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肯定。
我从不认为我的情商很高,或者说,我的个性代表着,即便我知道这么做别人会以什么样态度看待我,我也不在意。当然,坚持自我的代价,往往会付出人缘。不过,反过来想,若能因此而识别出别人的真实面目,也算得到了一定的经验。从而可以终生避免与此类人接触。也不用因为重感情这个特性的束缚,而被捆绑于一直改造自己的痛苦中。毕竟,人与人之间长久的关系,都是来自于相互驯服。既然要花那么大的力气,不如趁早离开,免得相互因观念冲突而伤害。
在这里可以肯定的是,生日趴所请来的,基本上都是我所认为值得一生相交的友谊了。不过,最近我得出结论,这想法终究还只是青春的不够成熟的想法。
虽然我现在还年轻,仅仅23岁,但我却没有了那样一份执念了,也不愿意将那种不想接受现实的美好攥在手里。自从我走上了成熟这条永无止境的路,我更渴望真实且让我感到踏实的东西,这其中包括情感。不管不顾而沉浸于虚幻的美好中,对我来说,那叫青春无知。我确实也不愿意待在这样的环境中。比较于担惊受怕,去守护一份脆弱的美好,我,更想着,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强者,将美好打造得更加坚固,即便在残酷现实的摧残下,它也能屹立不倒,这才是我想要的,最本质的情感。或者,不如说,这是我最想要的,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2
我的成长逻辑是一种比较中二的思想,那就是“杀死自己”,然后继承记忆而“重生”。因为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某些无法渡过的痛苦,这种痛苦的根源是对自己的否定以及无法得到原谅的悔恨。而我的记忆通常是要么记不住,要么就记得深刻又清晰。所以,原本美好的记忆在经历变故之后,它反而成了我无法释怀却又十分珍惜的东西,它能折磨我很久很久。在这种情况下,绝望的我选择“死亡”。而后在这之中得以“重生”的我,是一个思维方式完全不同,行为方式也会不同的我。
这样做,虽然有着过去的记忆,但是以一种新生的姿态看待世界,痛苦就会被消除了。因为那是“过去的我”所做的事,跟“现在的我”毫无关系。我的目标永远是不久后的未来,我与过去毫无瓜葛。
正是因为这样的做法,我才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坦然面对之前非常在乎却又无法割舍的情感。我的性格就是在想要拿的时候即便知道概率很小也会想着把它扩大而得到,即便所有条件都不利都会拼尽全力去走向它。而到了不得不放下的时候,虽然心有诸多的不甘,还是会放下。一旦放下了,就会不在乎。这就是认真地对待所在做的事。拿得起是一件事,放得下就是另一件事。虽说这种性格一定会被冠以“麻烦”“变扭”“不解”“冷血”等标签,不过生存至今全依凭了这种法则,别人如何说三道四,都是别人的事了。也并非听不进建议,而是这些个建议是否适合我,也得斟酌一番。
3
我的人生软肋可以说是感情问题了。一旦进入感情问题,我就会失去自我。并无法保持理智。那是种不被常人所理解的纠结和折磨,深陷沼泽的痛苦。老实说,每次经历都是九死一生,从而心有余悸。
因而 到现在我已经彻底看不清爱情的样子了。虽然我知道,女孩子眼中的喜欢大抵与从对方身上所感受到的有关。它当然不是打动,也不是占有,而是一种她们愿意亲近愿意享受的幸福。但即便这道这点,我也无法给予了。说到底爱情,它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是相互满足,相互包容,一起创造回忆和未来嘛?还是仅仅一个眼神,一个温柔就可以珍藏许多年?又或是面包与爱情兼顾,细水长流?甚至是一场条件与情感的交易,为的是相伴到老而不孤单?
不管怎么说,在这方面,对于我的心,我自愈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太长了,所需要的温暖也比想象中的多。虽然我还年轻,但已经过了青春。我已然没有了最早的赤诚、无畏和纯真,现在只有一种小心翼翼的观望和绝不错爱的坚决。
不想再上爱情的狗当,更不想再奋不顾身不择手段地去成为一个疯子加傻子,最后撂下个烂摊子让未来的自己去收拾。现在的我,应该更努力为未来的自己抓住幸福创造条件才行。
4
这段时间,大脑经历的最多的就是闪回,不停闪回过去的画面,不停与过去的自己建立起联系。闪回不同时期的自己对未来的期盼,哪些答案已经知晓,哪些选择有所遗憾。
甚至埋藏在过去的情感也一一浮现,它们突然就爆发了,是的,它们就是我的青春。一直以来,我都坚守着“旁观者”原则,比起参与一个个事件和活动,我更喜欢旁观和记录这一切。但最终,我还是参与进来了。不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有血有肉的参与者。
或许,这就是一个写作者的天性吧,只有亲自触碰,才能将它们刻画下来。
在我终于回过神来的时候,意识到身边已经有这么多人了,如果可以的话,真想重头来过好好尽心地作为一名参与者,但是,青春却已散场。
以前小心翼翼的时候,是不太确定。现在确定了,却没有了机会。
不只是我的青春啊,大家的青春也都在过去。或许有人心态可以永远年轻乐观,但青春这特殊的人生阶段,已经慢慢走向终点了。
所以,还没散场的人,请珍惜这段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