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46:王天下者的三要素

《中庸》46:王天下者的三要素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2-10 23:23 被阅读0次

    《中庸》46:王天下者的三要素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君子治理天下有三件重要的事要做——议定礼制、制订法度、考订文字,做好了这些,便不会有太大、太多的过失了。居位在上者沿袭、因循先前王天下者的办法,虽然好但不能得到验证,不能得到验证也就不能令人信服,不能令人信服,民众也就不会信从、实行。居位在下者与时俱进创生的办法,虽然好但毕竟所处地位卑贱,人微言轻,地位不够尊贵同样也不会令人信服,不能令人信服,民众也就不会信从、实行。

    孔子曾经就夏礼、殷礼和周礼做过对比研究。老人家指出,夏礼让人神往,但文献不足,无从考究、学习。殷礼可以学习,但政息人亡的时日久了,已经不能征诸庶民了。只有周礼不仅可以学习,还为当世的天下人所接受和遵循,其中道理值得深入研究。

    孔子所研究的其实就是王天下者征诸于世的“议礼”“制度”“考文”——也就是所议定的礼制,所制定的法度和所考订的文字。夏禹时代所议定的礼制、所制定的法度、所考订的文字,虽然为天下人广泛传颂。却因为年代久远,文献欠缺,仅凭一个残留的杞国的空壳,不足以拿来考究,无法为后人所学习。殷商特别是商汤时代所议定的礼制、所制定的法度、所考订的文字,虽然为天下人所认可。却因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变化,不能为当下的民众所印证和实践。

    可见,夏禹时代也好,商汤时代也好,周初的文武时代也好,圣王治理天下,都要做好三件事——“议礼”“制度”“考文”。而做好这三件事,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德为圣贤

    德性是个内敛的概念,原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人的德性只有高尚起来,显明出来,才能以成果、成效的方式为世人所见。《礼记》讲“德者,得也”就是这个意思。让人有获得感的显明出来的高尚德性才算“明明德”之德,德性高明到光照千秋的程度,才能算是圣贤。

    一个人,做圣贤不够格,即便拥有天子之位,也是不足以议定礼制、制订法度、考订文字的,否则便是“愚而好自用”者。

    《晋书》记载,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晋惠帝坐拥天子之位,这样的天子,能议定礼制、制订法度、考订文字吗?即便他留下些“议礼”“制度”“考文”的努力,也定然是好自用的“愚”在作怪,一定会让民众遭殃,成为后世人眼中的笑料。

    二、位及天子

    孔子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议礼”“制度”“考文”这是居于天子位的人才有资格谋划的事情。在下位者,虽然有高尚、显明的德性,虽然德比圣贤。因为不在天子之位,也是不该“谋其政”的。

    不在天子之位,也就意味着地位卑下、人微言轻。没有那个位置,便没有那个位置上才该有的发言权。中国历史上,有个了不起的大臣叫王莽,做大臣时英明神武到天子都罩不住他的程度。到最后,王莽干脆自己做了皇帝。好景不长,因为没有那个尊贵地位的命,不久便将一个大好河山弄得千疮百痍,王莽只好灰头土脸地被历史所碾压、淘汰。

    有句著名的诗便是说王莽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尚书》讲“七世之庙,可以观德”,没有七代人的接续奋斗,哪里能轻易获得天子的尊贵地位?

    一个人即便德比圣贤,倘若没有天子之位,也是不足以议定礼制、制订法度、考订文字的,否则便是“贱而好自专”者,王莽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应运而生

    议定礼制、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这些事,说到底是要与时俱进的,是居于尊贵地位的圣贤在感受时代脉搏、体会时代风尚、体察民众需求基础上对原有礼制、法度、文字的革故鼎新。是赋予已有礼制、法度、文字以新的时代内涵。是礼制、法度、文字本身的应运而生。

    成事,不仅要有德,还要有位,更要合时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46:王天下者的三要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ok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