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怀让禅师在般若寺任职住持时,发现每天下午都有一位年轻人在大雄宝殿里参禅打坐。
看起来,这位年轻人很有慧根,也很精进,怀让禅师有心接引,于是问道:「年轻人,你每天在这儿做什么?」
年轻人不喜欢被打扰,因为他要静坐,眼也不睁开勉强答道:「打坐。」
「为什么要打坐呢?」禅师又问。
「成佛!」年轻人很不耐烦地回答。
「打坐怎么能成佛呢?」禅师再问。
这位年轻人嫌怀让禅师啰嗦,不再回答。
隔天开始,年轻人都看到禅师在一旁磨砖头,然后接连几天都如此。
年轻人终于忍不住问道:「请问大师,你每天在这里做什么?」
「磨砖头。」
「为什么要磨砖头?」年轻人问。
「为了要做镜子。」
「磨砖头怎能做镜子呢?」年轻人十分怀疑地问道。
怀让禅师当即说道:「磨砖既然不能做镜子,打坐又怎可成佛呢?」
这句普通的反问,使得年轻人傲气全消,立刻起身向禅师顶礼问道:「那么,要怎样做才对呢?请大师明示!」
怀让禅师不答,反问:「假如赶牛车时,牛车不前进,是该打牛呢?还是打车呢?」
「当然打牛!」年轻人答。
怀让禅师说:「这就对了,参禅要用心才能达到无相三昧的境界。学习心地法门,就像播种,我现在为你讲解法要,就像天降甘露,只等因缘成熟,就能开花结果。」
这位年轻人终于言下大悟,他就是禅门一代宗师-马祖道一禅师。
【解析】
六祖慧能曰:「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又云:「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谓禅定。」是故,参禅的目的,是求明心见性,寻求当下的自我。光是打坐,当然无法达成,因为,禅非坐卧之相,不能把禅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外相形态上。
打坐是通达禅道的方法,不是目的。
牛车不进,打牛即行,不关车事;
参禅悟道,用心即是,不关身相。
心为万众之王,万事之主,任何参禅修行,惟求明心见性而已。
【启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就是说:凡事遇到滞碍难行或不如己愿的状况,都要先反过来检讨自己,是否自己有不当之处,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别人。
牛车不前进,以现在企业管理的角度,不一定光打牛就可以解决问题,应该要先了解真正问题之所在,针对问题来解决问题。
譬如说:牛车不进,有可能是牛的问题?如牛饿了、太累了、受伤了、生病了…;也有可能是车子的问题?如车轮坏了、卡住了、承载太重了 …。需要车夫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快速解决问题。
如果用驱车赶路来比喻修行(计划目标),用车子来比喻我们的色身(本身条件),用牛来比喻我们的妄心(利益报酬),用车夫来比喻我们的自性觉知(起心动念)的话,当我们在面对「牛车不前进」的问题时,若只是在车子和牛之间打转,便是执着在色身与妄心这些「假」的东西上去分别计较,而忽略了在自性觉知这个「真」宝贝上去用心下功夫,修行(计划目标)将是徒劳无功、无法达成地的。
车、牛皆是外相,打车打牛都不是重点,车夫的心智是否常保清明(知道为何)才是重点。
希望这则小故事,能带给您一些正向的启发与改变。
【关于我】
您好,我是来自中国台湾的老曹,因为对儿时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念念不忘;因为要给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因为想要入住富足村担任第一届「环保故事馆」馆长一职,所以坚持不断地学习、精进,持续在这里以国学推动「生活教育、心灵环保」,进而达到实质的环境保护。祈望知遇同频的您,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