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效应是指: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Halo”一词与打招呼毫无关系,而是英语里代表“神圣光环”的词。在思科公司的例子里,光环效应特别明显:记者们让股价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公司的内部质量,而不去进行更仔细的研究。
光环效应的作用方式总是一样:我们由容易得到的或特别明显的因素,比如一家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势,自动推论到更难查明的特性,比如管理质量或发展战略。于是,我们倾向于认为一家声誉良好的制造商的产品质量更好,虽然没有客观理由证明此事。而那些在某一个行业成功了的首席执行官们,人们就会认为他们在所有行业都会成功,哪怕是在私生活中他们也必须是模范。
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在近100年前发现了光环效应。如果某人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美貌、社会地位、年龄)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那么它将“普照”其他的一切,从而过度影响其总体印象。美貌是得到研究最多的例子。几十项研究都证明,我们会自动认为漂亮的人更可爱、更诚实、更聪颖。事实也证明,有魅力的人更容易事业有成。光环效应在学校里就已经得到了证明:教师们会本能地给长相好的学生打出更高的分数。
广告业很擅长运用光环效应,相应地就有许多名人在广告中微笑。一位职业网球运动员为什么会是一位咖啡机专家,这从理性上是无法解释的,但这并不影响广告的成功。光环效应的“阴险之处”就在于它是无意识的。
当出身、性别或种族成为主要特征,普照一个人的其他所有特征时,这个效应就会造成不幸。你不必是种族分子或性别歧视分子,就会成为它的受害者。光环效应会模糊我们的视线,就像它使记者、教师和消费者们发昏一样。
光环效应偶然也会产生美丽的后果——至少短期内是美好的。你曾经爱得昏天暗地过吗?那你就会知道,一道光环能照耀得有多强。你所崇拜的人会显得非常完美:魅力出众、智慧、讨喜、心肠好。即使你的朋友指出他存在明显缺点,你也只会认为那是一种可爱的怪僻。
结论:光环效应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因此你要看仔细。请你排除醒目的特征。世界级交响乐队就是这么选择队员的,他们让选手在一块幕布后面演奏,通过这样做来避免性别、种族或外貌影响他们的评价。我衷心地建议经济记者们,不要靠季度数据来评价一家公司(这已经有股市解决了),而要更深入地挖掘下去。这样挖掘出的东西,并不总是漂亮的,但有时很有教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