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红楼梦》看家庭教育之六:宝玉能长成这样,要感谢父母六次

从《红楼梦》看家庭教育之六:宝玉能长成这样,要感谢父母六次

作者: 贝含珠 | 来源:发表于2022-02-22 11:09 被阅读0次

    终于说到贾宝玉了。

    贾宝玉的人物性格非常复杂,按照曹雪芹的设定,他和林黛玉是神仙下凡,来偿还前世的因果的,还带着一块宝玉出生,不是凡间人物。

    但是我们还是像分析林黛玉一样来看,贾宝玉毕竟也有生活原型,这个人物一定逃不开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

    他怎么就长成了一个具有初步平等、民主、博爱之心的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独立的人的?还有那样的才华,京城闻名?

    他真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的成长跟父母完全没关系吗?

    贾宝玉的父母,真的像有人说的那么不堪吗?贾政,所谓的“封建家长”、“封建思想的卫道士”、“伪君子”,这些标签是真实的吗?贾宝玉有这么糟糕的爹地,他是靠自己神仙身份,像哪吒那样见风就长大的吗?

    不是。

    贾宝玉要感谢父母。他的这份了不起的人格、才华的养成,真是离不开父母的,他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就能长成这样的。

    首先,宝玉要拜谢父母亲,给了他生于“温柔富贵乡”的物质条件。一个人从来没有拥有过财富门第,要蔑视它们就是极难做到的。天生就有了的,才有资格厌弃。

    所以一僧一道两位仙师带后来变宝玉的那块顽石下凡时,也说:“......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警幻仙子也说:“令汝领略仙闺幻境风光尚然如此,何况尘境之情境”,若是没有这些基础条件,后面如何大彻大悟?

    后来我读《基督山伯爵》,看到意大利的大盗范巴那种不把金钱放在眼里的风范,在强盗洞窟里读《恺撒传》时,我立刻想到贾宝玉。只有贾宝玉对富贵金钱的看不上,那股不放在眼里的神气,是天然的,其他人装不来,气质超凡脱俗。

    靠自我奋斗的同一家族的贾芸,或者我等俗人,见到银子和达官贵人,眼睛里就闪不出宝玉那种倦怠的光芒。

    所以,贾宝玉是“假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家父亲和“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母亲结合的家境,天生有“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气质,何其有幸啊。

    第二,谢谢爸妈的教育,特别是身教。

    贾政毕竟是个有胸襟气度的读书人,给了宝玉非常好的教育条件,人文熏陶。

    身教重于言教,贾政本人的人品学问怎么样?

    在冷子兴演说宁国府中,客观的“冷眼旁观人”冷子兴评价贾政是“自幼酷爱读书,为人端方正直,祖父钟爱,原要他以科甲出身......现已升了员外郎。”酷爱读书,比生在钟鸣鼎食之家更不容易啊。

    妹夫林如海,前科探花,盐政老爷,对贾政的评价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林如海推荐贾雨村给贾政,托付这件事给贾政,是因为看得上贾政。他没有写给贾赦,而是写给贾政。

    贾政出场见贾雨村,书中是这么描述的:“这贾政最喜的是读书人,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乐于助人,是他的天性。

    比起贾赦等人天天追欢买笑,斗鸡走狗,聚众吃酒赌博看戏的生活,贾政在公务之余干什么?“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热爱读书,下棋,不是装的啊!有一次宁府设宴,书中明白说“二老爷是不爱听戏,又怕人闹的慌”,他真的不喜欢这些。所谓“封建卫道士”“伪君子”之名,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次贾政外派了几年,回京城有了一个月的假,他觉得“近因在外几年,骨肉离异,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兴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概发付于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下棋吃酒,或日间在里面,母子夫妻共叙天伦庭闱之乐”——哇!回家休假就陪家人,陪老婆孩子母亲,再不然读书下棋,这简直可以做《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的古代教材范本啊!

    贾政没有像哥哥贾赦那样,“放着身子不好生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去,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他勤勤恳恳地工作,公务办得出色,为国尽力,也不去“追欢买笑”,而且完全发自本心。

    他在家务方面也有自己独立和智慧的见解:儿子宝玉和侄媳妇王熙凤被人魇魔了,差点死了,贾赦等人求僧问道,搞了很多愚夫愚妇型的封建迷信活动,贾政虽然心里难受(是他亲儿子啊),但是不赞成这样搞,直接对贾赦说:“儿女之数,都有天命,何必如此?”

    还有贾赦要把女儿迎春许配给中山狼孙绍祖,这孙家极其人品低劣,贾母都不好多管,贾政却勇敢地不怕得罪人,劝了贾赦两次,他厌恶孙家的为人。这是他确实“人品端方”的注解。如果贾赦能有贾政的见识,贾迎春就不会悲惨地死在中山狼孙绍祖的手里了。

    宝玉应该磕头谢谢老天爷,给我这样一个好爸爸。这是第二谢。

    第三,宝玉还要谢谢老爸的教育方式。贾政他没有叫下人啐宝玉,没有打过嘴巴子,没有罚他跪着读书,虽然也打过宝玉,骂过宝玉“畜生、孽障”这些当时流行的教育语言,却没有公然折辱宝玉。贾政有一个读书人的基本素养,对自己要求还很高。宝玉总是怕老子,却也没有想过,如果爸爸像贾珍对贾蓉那样对待他,他又情何以堪?

    第四,宝玉还要谢老爸提供的社交环境。贾政交往的,虽有清客,大多是有一定文化层次、见识和思想的人,虽然宝玉不想去见贾雨村这样的人,但是宝玉也别忘了,父亲提供了最基本的文化环境,教育条件,社交基础,让他能跟北静王那样的人物成为朋友啊!北静王直接对贾政说:“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邸,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内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垂青目的。是以寒邸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谈会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不是谁都有这样的条件的,不是贾政这样的好爸爸,贾宝玉哪里来的条件?秦钟就羡慕煞了他这一点。

    至于读书,反而是最基础的东西,别的子弟们也享受得到的教育条件,就不用单独拜谢了。贾政逼宝玉读书虽然有点凶,毕竟让他从小读书,没有断了基础教育,比起薛蟠等还好了。

    第五,宝玉要谢谢老爸的遗传基因。他的读书能力,是贾政的遗传啊,看看贾蓉贾琏,读得了书吗?

    而且贾政“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宝玉的才华显然不是从王夫人那里来的,是从贾政这里来的,他随便读读书都有那么灵秀,记忆力那么好,因为老爸年轻时就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啊!他的放诞思想行为,也是老爸没有敢做,而他做到了的,多谢老爸!

    第六,宝玉要谢谢爸妈对我的爱。

    王夫人爱宝玉那就不用说了,“素爱如珍”,贾政也爱宝玉吗?是的,很肯定,贾政对宝玉有爱。虽然因为宝玉一岁时抓周“尽抓脂粉钗环”,使贾政非常不高兴,有违他的价值取向,说宝玉“将来酒色之徒无疑了!”不喜欢宝玉,但是,他还是不时流露出对儿子的本能的衹犊之情。他平素“嫌恶处分宝玉的心”在第二十三回就已经去了八九分。

    那贾政之前为什么“嫌恶”宝玉?我的分析:第一,儿子衔玉而生,在京城太有名了,自己又是几代钟鸣鼎食之家,这唯一正出的儿子如果不争气,太丢脸,“十分玷辱了祖宗”,压力山大,所以非逼着他读书,不如意就生气;第二,宝玉成为全家的宠儿,老太太、太太的心头肉,夺取了贾政作为男人在家中的权利和注意力,他对宝玉有男性的嫉妒。现代心理学早就说了,儿子出生后,如果母亲全部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而忽视丈夫,对丈夫肯定是有伤害的。贾宝玉这个儿子虽然是贾母带着长大,王夫人没有时刻跟着,但是王夫人显然没有现代心理学知识,一心扑在宝玉身上,对贾政不够温柔体贴,加上她本来就缺乏才情和魅力,贾政不能不觉得妻子、母亲只爱儿子,不看重自己,受了冷落。这点怨气是正常的。书中提到,贾政晚上是赵姨娘伺候睡觉的,王夫人和贾政的夫妻感情淡薄,婚姻更多的是政治联姻的意义。

    刚才说了,尽管贾政过打宝玉,也没有像贾珍等人那样侮辱儿子的人格。

    大家好像都只记得贾政打宝玉如何心狠那一段了,其实贾政管教儿子,是不得已,而且在大家族里,他是打得最少的!赖嬷嬷说得清楚:“如今老爷不过这么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头里。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何曾像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贾政够可以了,宝玉谢过老爸了。

    唯一的那一次痛打宝玉,主要原因是因为宝玉在外引逗了忠顺王府的优伶琪官,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这一点刘心武先生解释得很详细);加上贾环进谗言,诬赖宝玉“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逼奸不遂,打了一顿,金钏儿就投井死了”,贾政气坏了,也急了:总不能宝玉闹翻了天,这个父亲不管,如果宝玉闯下大祸,“弑君杀父”,也就是卷入政治事件,那他就是没有尽到管教的职责。所以痛打宝玉。但是记住,没有侮辱他。后来贾政也后悔打重了,他确确实实爱儿子。到后来,他还欣赏宝玉的歪才,那更是无疑的爱。

    宝玉该感谢六次,谢谢父母给我的爱,谢谢你们给我的一切。

    所以贾宝玉的严父,远不像人们形容的那么糟糕。所以宝玉的处境,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一个被宽厚对待过的人,被宠爱的人,他才知道怎么去爱人。宝玉能够把博爱发展到极致,家庭教育功不可没。

    再来看宝玉的母亲王夫人,贾府的第一夫人。

    王夫人缺乏情趣,没有才华,不会说话,连贾母都说“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跟木头似的,公婆面前就不大显好”,可是王夫人不缺作为一个第一夫人的一切:身份门第,过硬的娘家,嫁妆,孝顺,三从四德,处理家事的基本能力。而且她身份实在是太高了:先生了一个贾元春,进宫当了贵妃,赫赫扬扬,是贾府的荣耀源泉;再生一个贾宝玉,满京城都传为奇闻,宝玉不但长得可人意儿,还聪明,有个性,贾母爱若珍宝。加上已经死去的大儿子贾珠留下了孙子贾兰,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是完全不可撼动的。之后她亲上做亲,把内侄女王熙凤许配给贾家的贾琏,王熙凤什么事都向着她,王夫人坐稳了这把交椅。贾府任何事,任何人,都要得到“老太太、太太”的认可,贾母之下,就是王夫人。

    王夫人虽然没才华,但是不缺善良。她早已茹素吃斋,家里事务处理得当,上了点年纪,“越发的怜贫恤老,又爱斋僧布施”,她对待下人都是很宽厚的,刘姥姥描述“他家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意思就是不端架子,不会看不起人,这一点,在一群太太中间,还是难能可贵。看看邢夫人,“只知顺承贾赦以自保,次则贪婪取财货以自得”,愚蠢而贪婪,王夫人毕竟不一样。对刘姥姥这样的人都有怜惜之心,宝玉对人的平等、博爱的基础,王夫人尽管没有达到那个高度,至少是给到了一个基础,一个宽容的态度,鼓励宝玉去同情弱者,哪怕是做个样子。

    王夫人作为一个好母亲,最好的一条是爱宝玉,而且她基本上是无条件的爱,还可以公开地表达自己爱宝玉的情感,还可以“满头满脸地摩挲他”,用肢体语言的爱抚让宝玉得到足够的温暖,这一点,是林黛玉、史湘云、贾环等人渴求而不可得的。其实一个妈妈,没有才华或者超强的专业能力,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你会爱孩子,这就够了。

    虽然王夫人觉得宝玉是有很多不争气的地方,她也像贾政一样着急,还是爱为先。宝玉挨打后,她对袭人掏心窝子地说:“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得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也好,过后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那个时代的女性,儿子比丈夫还是终身之靠,所以王夫人这样的思维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她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达到人权、独立的高度,但是她仍然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让宝玉大手大脚地帮助别人没有心理障碍: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王夫人给了刘姥姥家100两银子,“这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别再求亲靠友的”。100两银子啊,那时候完全可以让一户人家翻身了,刘姥姥算过,二十多两银子够她们全家过一年,100两银子,是她们全家五年的收入,买房买地都够了!而且这不是贾府官中的钱,不是王熙凤的钱,是王夫人自己拿出来的,因为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是冲着她来的。王夫人不容易。

    现在知道宝玉如何能够视金钱如粪土了吧?为何帮助别人毫不心疼银子了吧?贾政的温厚家风,王夫人的慷慨大方,给了他这份底气啊!贾宝玉怎么离得开家庭教育的烙印呢?这样的亲子关系,又怎么不会影响他大气、民主、博爱的思想的形成呢?

    贾宝玉拥有了大部分纨绔子弟没有的现代意识,不能不谢谢父母亲给与的赠馈:善良,慷慨,爱读书,有道德,惜老怜贫,有财富底气,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圈子,幼小时没有受过巨大的心理创伤——不容易。

    拜谢六次吧,贾宝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红楼梦》看家庭教育之六:宝玉能长成这样,要感谢父母六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qg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