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人一直坚持做一件没有任何意义且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没有人会一直坚持做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人都不是傻子,真没有任何意义和好处,他是不会长久坚持的。
深以为然!
你认为的没有意义,有时候对别人来说或许意义重大,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中说:“人最深处的本质,其实是想成全自己。”
《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是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的张沛超所写,他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武汉心理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曾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张沛超说,“一个人总是重复地做什么,一定有他的道理,他重复做的这件事对他一定是有好处,有所收获的,但这收获在哪里,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也正因为不知道,所以这种收获也可能不是正向的。”
比如,一个人总是上网玩游戏,总是喜欢购物,总是喜欢跟亲近的人大喊大叫,这对于这人自身是有好处的,他在逃离现实中的压力与责任,把压力发泄在游戏,购物和亲人身上,这对他而言是有利的,但这却是一种不正向的反馈。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或许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不好的,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意识到这对他来说有任何好处,当他想要改善这种状况的时候,往往就导致事倍功半,甚至无法成功。
对此,我们能做的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因为了解,才能放下。
02
认识自己的途径
人生在世,我们想要正确地看待自己总是很难,但看待别人往往一针见血。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跟你关系密切的人身上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
这个关系密切的人,可以是你的朋友,你的父母亲人,你的偶像,甚至是你最讨厌的人。
朋友:
能够跟你成为朋友的人,你们身上肯定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共同爱好或者共同的缺点等,这才能够促使你们有共同的话题,有相似的三观,彼此之间才能够友好往来。
你可以从你朋友的身上看出你自己的三观,看出你的你身上的缺点。
你的偶像:
关于偶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粉随正主。
一个人之所以会崇拜另一个人往往是那个人身上有你认同的特质,你喜欢,甚至潜意识中也希望自己身上能够有这种特质,而这种希望会使这种特质在多年后融入你的人格,成为你自身的一部分。
有很多人说,明星的人设都是装出来的,我们喜欢的其实都是这种人设。
这也是对的,正因为如此,很多明星爆出了丑闻,不再符合我们心中的希望之后,我们就会放弃他,因为他身上已经没有你想要的那种特质了。
你讨厌的人:
所谓的讨厌的人,其实就是我们不想认同的人,我们不喜欢他,但是关系密切,大概率他身上那些你不喜欢的东西,你都有。
你不喜欢他,很可能只是不喜欢你自己身上的那些特征。
画一个同心圆,把这些跟你关系密切的人都写进去,一个个对照过去,仔细审视他人,正确看待自己。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总是觉得自己不是那样的人,但每个深夜里扪心自问真的不是吗?
过程或许有点艰难,结果或许也不那么好接受,但真相总是难以承受的不是吗?
03
你烦恼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是人,人就总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愤怒,悲伤,烦恼······
这些情绪有时候会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但有时候却是我们前进的阻碍。
例如,烦恼。
《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中说“烦的背后通常是怕,第一种是怕必须做而不想做的事情,第二种是怕做不了想做的事情。”
毕业要交论文了,这是必须做但不想做的事,于是我们烦恼,我们害怕去做这事,开始无尽的拖延,烦恼丛生。
你想要写一篇小说,这是想要做而怕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于是你一直憋着不去做,心头烦乱。
还有就是更深层次的怕,这是一种恐惧。
比如,担心爱人不爱自己了,需要时时刻刻都能得知爱人的情况,消息稍微不及时回复,就会心烦意乱。
当我们察觉到自己心中有了烦恼,想要向外界求助之时我们首先需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们烦恼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毕竟求人不如求己,对症才能下药。
04
《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唯有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地智慧之人,认识自己并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人才更有可能拥有一个成功和幸福地人生。
因为这样的人,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会向着这一目标努力,会捋顺那些复杂的关系,繁杂的情绪,从而坚定地向着自己想要的人生一步步前进,哪怕走得很吃力,也绝不轻易退缩。
《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中说:人生最大的难题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切迷茫与困惑的解药唯有:不断地认识你自己。
困惑与迷茫之时不妨读读这本书,在夜深人静时好好审视自己的人生,剖析自己,或许可以找出下一步前进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