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这几天的摸底,坐下来认真思考计划流,稍微有点头绪。
首先,是这个项目的难度,因为一直在LTC流程上扎根,可以发力的点已不多,另一方面,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就当前事营主导的PPT看,没有太大的亮点,除了让管理加重外,别无其他。之前探索的表交期、变交期、开交期,一路下来,效果甚微。
其次,对比芯片流,我在思考他们的差异点和侧重点。以芯片流为主导的一系列供应链的项目,他们的侧重点在最佳业务实践,偏规划、数据可视与共享为主;而计划流的侧重点在规则的细化,在落地,在业务效率。
而规则,是最好的东西也是最不好的东西,死板的规则,违背天道,不遵人性。只有灵活的规则,才符合自然规律,我们称之为场景。难点在怎么将各种规则变得合乎人性。回头看这2次摸底,就是因为规则的死板(且不论是权利需求,还是文化需求),极大地制约业务效率。
那么,真实的业务是什么?今天在计划流首次校对开会上,销售的一个案例,再次启发到我。
销售对售前的技术对接进行了深挖,结论是对接滞后,有一组数据值得思考,售前在合同阶段对接的占比31%,在子合同阶段对接的占比22%,在下单后对接的订单占比8%,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问题。
而他们的方案是什么?是按单项目和框架标分场景切割,积单入池便即触售前对接。单项目通过售研前置,引导研发BOM预测。框架标则是先需求跟进,然后在子合同签订后进行技术对接,引导研发BOM预测。
分场景是对的,但是这不是最佳的方案。有2个点的问题:
第一,缺少全链思维,没有围绕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该节点的输出要以为下一个流节创造价值为主。只是单个模块的提效,后端无法承接上,有何用?
第二,分场景后并没有改变对接滞后的问题,原61%滞后的对接,按场景切割后,有多少订单可以前置,对交付的价值是什么?缺少结果思维。
恰好相反,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这里应该怎么办呢?
其一:分场景,对的,但是哪类订单在哪个节点对接,这个要理清楚,该合同对接的,一定要合同对接,不能漏;不该合同对接的,别合同去对接,只能带来管理的复杂度和无效。正如同我们的对接单一样,该前置对接的,一定要前置对接,一单都不能漏,这个问题要解决。
其二:目的导向,围绕为下一个流节的价值创造来。也就是说售前的交付件质量很重要,要能为下游客户带来价值。据摸底,虽然有点检表,标准解读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但是部分订单,售前点单下来就是不可执行,关键元器件清单只能到品牌大类,没有到型号,这让下游价值链如何承接?
据此,我想到了在去年对计划流全价值链的一次调研,有一晚我深受启发。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全流程,分订单、按场景对订单的交付进行管理。
比如采购需求,不应该只是下单后触发需求一刀切,应该怎么办?也是分场景,哪些料在SKU触发需求,哪些料在合同阶段触发需求,哪些料在对接单触发需求,哪些料在下单后触发需求?这个要识别清,规则要沉淀进系统。
有点类似芯片流的需求分层级发布,就是这个理,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于计划流。这是物料层面,那么需求层面呢?就是前面那个例子,一是分清楚在LTC中哪个阶段对接哪类订单,二是分清楚,在哪个节点对接清楚哪些技术参数,这个准入要守牢。
同样的道理,下单审批,物编的审批,也不能一蹴而就,也要用四分法。只有这样,才是最切合实际业务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另外一个方向是什么?那就是前置,这个前置是之前LTC最佳实践的再运用,他的终极思维就是开交期流程的核心思路,而售研前置、寻源前置,以及通过对接单触发采购需求则是小试牛刀。
但就是小试牛刀,我们都没有运用好,问题在哪里?缺的又是什么?核心是文化、思维的变革吧。比如齐套排程,基于项目的成本模型;比如研发制单前置到下单前,由技术对接、BOM完成后下单;再比如订单签约按技术交底后X日交付,基于我司技术实力的需求引导,莫不如此。
综上,要做好计划流,核心在业务分场景规则的植入、准入,在业务的前置,在落地(解决业务的核心痛点),在基于价值流的业务效率的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