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与唐寅(三)

王阳明与唐寅(三)

作者: China渔火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11:36 被阅读0次

            在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之前,宁王朱宸濠想拉唐寅为自用,发起叛乱。但是唐寅察觉后, 知道了宁王意图谋反,这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啊,于是唐寅装疯卖傻, 把自己灌的酩酊大醉,做好准备。等王府的差人来找他,唐伯虎立马脱光了衣服,仗着酒气,抓耳挠腮,一丝不挂的坐在地上,当着送礼人的面,胡言乱语,怒骂宁王他母系一族,这差人一见这种场面,又惊又羞,立马回去告诉宁王,唐伯虎这货疯了。据说,唐伯虎是中国历史上“裸奔第一人”。因此,唐伯虎才躲过了这一大劫难。在《唐寅文集》中,是这样描述的“宁王朱宸濠厚币聘之,寅察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

    说“可伶”的唐寅,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唐寅19岁时,娶徐延瑞次女为妻。遗憾的是25岁时,唐伯虎就失去了这位妻子。此期厄运连连降临唐家,唐伯虎的父亲、母亲、妹妹,相继于此期离开人世。年轻的诗人怎能经受如此的生活打击,常常与同里张灵一起放纵饮酒,不事生计,后经好友祝允明规劝,方闭户不出,致力于科举文章之业,举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第一。这一时期,唐伯虎品尝到了爱情的美好滋味,但同时他也尝到了失去所爱与至亲的辛酸与悲痛。29岁时南京乡试的成功又使诗人重新燃起了面对生活的希望。

                第二阶段,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唐寅赴京参加会试,不料牵涉进科场舞弊案,遂被下狱。牢狱中的生活令诗人痛苦万分,出狱后他被贬往浙江为吏,诗人耻于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之后,继室与诗人反目,因而休掉继室,出游于名山大川之间。1503年,诗人远游归来,以卖文卖画度日,时常流连于青楼妓馆之间。

            第三阶段, 弘治十八年(1505),建桃花庵别业,续娶沈氏,生活渐趋平稳。此期的诗人度过了生命中相对平静快乐的一段生活。这时的诗人,思想逐渐受到佛教文化的濡染。接着就是到1514年,唐伯虎应宁王朱宸濠聘请到南昌,之后发现朱宸濠有谋反之意,因此装疯卖傻,才得以逃脱。这次事件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诗人而言,是又一次沉重的心灵打击。在他的一生中,每每以其赤诚若孩童的心去付出时,却往往得到的是累累的心灵伤痕。晚年的唐伯虎更加看透世态人情,归心于佛。《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而自号“六如居士”。由于要将心灵逃遁于佛禅,因又自称“逃禅仙史”。

            第四阶段,1523年,唐伯虎在五十四岁的时候溘然长逝,并提笔自书一绝:

            “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形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寅的诗,“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将其狂放不羁的傲气和盘托出。

             “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中的桃花仙人亦是抒发安于贫贱,通达乐观的好诗句。

                南山多少悠然意,千载无人会此心,一颗是内圣外王的心,一颗是看破世俗飘然出世的心,每一个宁静谦和脸庞,亦或者是充满忧虑的面容,都是一段面由心生的故事,《大学》中讲:“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问天即是问心,用端正的心态去控制情感,管理情绪,用喜乐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人际关系,争取妥当的处理好每件事情,才能够成就自己,超越自己。

    完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与唐寅(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wd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