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剑和练车不同……摩托车。可能跟练汽车也不同,不过我没练过汽车,所以只能说可能。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最好在夜深人静的地方,而后者可在光天化日的地方。在这个时代,骑着一辆川崎 400,不会比肩扛一柄长剑——即使有鞘——更能令路人瞩目和遐想。
以前从未想过要练剑。中学时,有想过练拳脚,大概是喜欢看武侠小说的缘故。金庸的小说里,高手几乎不用武器,他们只要用拳、掌或指发射体内的真气就能无坚不摧。不过,《越女剑》和《笑傲江湖》是例外,有些高手用武器替代了真气。
现在,我已经觉得自己不可能练出什么真气了。没有真气的拳脚,就只能拼速度和力量,受动量守恒定律的约束。人总是会老去,于是拳怕少壮。武器比人长寿。一个身体很孱弱的人,倘若手持长剑,对付几个赤手空拳的彪形大汉,兴许颇有胜算。真气并非真的练不出来,只是当初的我和大多数人都练错了。美国总统手里有核按钮,摁一下,可让千万人灰飞烟灭。
我是先有了剑,才动了练剑的心思。那柄剑很长,1.14 米,重量约 1 公斤,实际上是剑形的黑色塑料材质的棍,原本是想买来给娃当玩具,到手后,发现我双手抡动都有些吃力,于是就成了我的玩具。很多事情,很多问题,可能是因为拥有的太多而出现的。
由于这个剑要双手能抡得动,所以我给要练的剑法取了个名字,双手剑。用这个词当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我才知道在汉唐时代,原是有双手剑法的,后来失传了。然后又知道前段时间看的两部武侠片里饰演武功高手的老爷子叫于承惠,并且我很小的时候看李连杰演的《少林寺》里就见过他了。
如果一个人,很多年前就在一个很盛大的场景里明显地见识过,后来又这样见识过,但是却不知道他的名字。这说明了什么呢?可能他是真的隐士吧,而且他可能早年也有一柄单手抡不动的剑。这两个因素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让他动了自创一套剑法的心思。隐士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当这个世界多了一柄双手抡得动的长剑之后,就会出现双手剑法。在老子看来,这就是圣人的境界了。于先生去世后,网络上给他追封的谥号是剑圣。
于先生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录过双手剑法的教学视频。依着这个视频练剑,我觉得能领悟两三成就很满足。结果,差不多两个月了,勉强到了一成,还夹杂了一些水份。有些动作,应该是需要一些传统武术的根基,让我觉得很难,便擅自有所改造。剑打得也很慢,本来进攻凌厉、防守坚决的一套剑法,在我手上,有气无力,奄奄一息,像一锅不小心煮得太过了的面条。
现实中若有个师傅手把手地教,也许我能学得更快一些,也会更像一些。不过,我之所以练剑,是因为我有剑。练车,是因为我有路。自学,会让我觉得更自然一些,唯一付出的代价是,要在深夜里寂静的小广场上练,丑没人看见,美无人关心。雨后偶尔失足,身体会无比真诚地拥抱地砖。
付出了代价,总会有所收获。现在的收获是,让体重到了拐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