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截自《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抖音有多火?
根据6月12日抖音公布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5亿,总用户更是早已突破7亿。
什么概念?
2018年1月统计出的中国总人口数大约为13.9亿。也就是说,国内几乎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是抖音用户。
从市场份额和用户注册量上看,抖音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从初入音乐短视频市场到获得今日的成就,它只用了500多天。
为什么一刷就停不下来?
尽管身边有不少抖音一刷一下午的人,我却几乎没用过抖音。
所以,为了写这篇文章,刚刚特意安装了抖音,以亲身体验刷抖音的快感。
第一,抖音的15秒短视频为全屏播放,视觉上更为舒适,并且是滑动操作,用户需要做的动作很少,只需简简单单上下滑动就能切换新视频。
无缝衔接的流畅操作的确会令人产生“再多看一个”的欲望。
第二,抖音主要面向18-30岁的用户。
这是一群处在成人初显期的人们,他们迫切需要足够多的“信息”来构筑自我同一性、来了解这个社会。
15秒的短视频,精巧美丽的滤镜效果,有节奏感的音乐,广泛涉及各领域的视频内容--四者相加就成了一种非常好接受的“信息”。
在诸如“等几十秒的红灯”、“几分钟后才开始上班”、“聊天短暂停止”此类的碎片时间中,比起望天望地眼不知望哪、摸头摸脸手不知放哪,人们更愿意通过打开抖音来获取信息。
只有十几秒的短视频,成了碎片化时间的极佳消遣。
第三,抖音用户增长的一个原因,便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互相推荐。
的确,身边的人都在刷抖音,你不刷难免有点格格不入,于是有一批人就随大流地刷起了抖音。
以上三点是我试用了15分钟后,切身感受到的“一刷刷不停”的部分原因。
有人喜欢抖音
抖音,记录了各种瞬间。
宠物撒娇卖萌、美人展示才艺、孩子憨稚有趣、技术流分享经验、政府机构发布政务……无数的瞬间经由抖音被记录、分享、传播。
抖音,可以成为赚钱的渠道。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播,只要你有足够吸睛的卖点就能获得关注,大量的粉丝群体便是主播的收入来源。
抖音,增加个人成就感。
当你的短视频登上推荐、好评不断,成就感和满足感必定随之而来,抖音给了普通人平常生活中少有的曝光机会。
在网红成为年轻人最向往职业的今天,抖音的“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有人不喜欢抖音
“抖音不如读书高雅”、“不自律的人才玩抖音”、“刷抖音就是在浪费生命”这样的观点已经屡见不鲜。
很多自媒体发出了年轻人应该戒掉抖音的呼吁。
一刷就停不下来,这对于产品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褒奖;但对于那些真的停不下来、刷到机械麻木的用户来说却是灾难。
身边总会有一小撮人,深夜连刷三四个小时还不放过自己的眼睛,抬头一看时间已经隔天凌晨了。
抖音上的内容也并非完全健康积极,不少信息会带歪未成年用户的三观,使其对现实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拜金主义--这又加剧了沉迷抖音、沉迷虚幻的现象。
对三观未成形的人来说,浸泡在不健康的信息中,结果是无法想象的。
我的看法
正如文首的插图,同一杯“伪电气白兰”,味道却因人而异。
同一个抖音,有人沉迷,有人善用,有人不屑,有人敌视。
我不赞成“抖音代表当今主流”这样的观点。
就算是弗洛伊德、荣格这样的大师,作品中也会有唯心主义的影子。
抖音更是不可能尽善尽美,当中必然存在糟粕。
我不赞成“抖音就是浪费生命”这样的观点。
抖音中的部分内容非常适合碎片化时间来吸收。
在几十秒的时间里学会一点新技能新知识,何乐而不为?
我只赞成这样的观点:抖音是个人提取信息的渠道之一,与读书无高雅庸俗之分。
这一观点的重要前提是,个人需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信息,并能鉴别信息的黑白。
人不是因为抖音而不自律。
人是因为不自律而不自律。
所以你问:抖音,刷否?
我的回答是:如果有你想要的、必要的知识,请务必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