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后素:
孔子说:要先有一个整洁的白板,才能在上面描绘彩色的画面。
叶曼先生就说:就好比是只有打了粉底画好了底妆,才能画出漂亮的彩妆。
卜商就理解问道:“是不是一个地方的民众,只有解决了温饱之后,才能去给他们普及礼乐呢?”
孔子这个时候是很高兴的,赞扬他是很有见地的。
樊登老师就讲,如果一个人听别人讲的所有东西,都只能够记住原话,那他仅仅是在学别人说话,说别人的话。这种重复是没有用的。这就需要我们“温故而知新”,在听到别人讲的道理之后,我们能够举一反三、举一知十,能够打通更多应用场景的通道,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就能够做老师了。
这也让我想到了“教是最好的学”,只有你能够教会别人,这个知识你自己才是真的掌握了。
其实这也是我目前学习的状态,只能够先听樊登老师的精讲,再参考其他作者的书籍,然后有一点点自己的领悟。我知道,这是很基础的。
但是我接受这样的过程,因为这本就是需要一辈子去学习的东西,又怎么能够奢求一遍就能学会呢?所以,这也印证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先初读精读一遍,了解了大致的内容,再一遍一遍的学习,做到“温故而知新”,逐渐学会融会贯通,做到知识的复利。
那么,我们也要理解这句话本身的字面含义,那就是:任何事情,只有把基础做好了,才能再后续上做的漂亮。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清楚,杞国现有的礼是不能再现其盛况的;商朝的礼,我能说清楚,宋国现有的礼是不能再现其盛况的。我现在无法证明,是由于文献不足,否则我就能证明了。”
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遗老遗少,口述历史。
樊登老师说,这句话可能是孔子在阐述“礼崩乐坏”的现状,也就是传承没有了。这是一种感慨。也就是李凌先生所说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考古工作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做好文献的收集。
这段话看似只是一个感叹和陈述,但是我觉得放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是做好积累。最简单的,就是做好个人的积累。比如说,整理好自己的文档,做好自己的记录。这样在日后我们有所用的时候,会比较方便找出来。再升华一点,就是做好自己的传承,岗位的传承,家族的传承。
当然,这是我自己浅薄的一点理解。也是有所启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