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新片《邪不压正》上映,影迷们迎来了四年一度的节日,仿佛世界杯开幕。而文艺青年和中产阶级们也不约而同地开启了“朝圣”和“跪舔”模式。影评人们也早就摩拳擦掌:“这是最姜文式的电影”、“喷了我一脸的荷尔蒙”、“再翻译一下什么叫TM的惊喜!”
而我观影的感受是,姜文依然是姜文,而荷尔蒙的喷溅则随着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衰减。即便是加入了新的师奶杀手彭于晏也无法掩盖这种衰退。事实上在上一部影片《一步之遥》中,姜文饰演的马走日这个角色便不再是雄性魅力的担当了,那个人物形象甚至很窝囊。很多人不喜欢《一步之遥》与其说是看不懂,不如说更跟这种雄性魅力的丧失有关。
而真正说到荷尔蒙贲张,还要数《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让子弹飞》,这也是口碑和票房最好的两部姜文电影(尽管有一半是夏雨的功劳)。而《邪不压正》中,姜文饰演的革命导师蓝青峰依然老辣,却已不再霸气侧漏,被廖凡饰演的朱潜龙推来搡去,甚至倒吊起来拔光了牙——老掉牙的,姜文这是真的服老了么?
马云说过一句话,年轻的时候我们身体好,脑子不好,到老了脑子好使了,身体却不行了。所以蓝青峰要趁着李天然身体正在巅峰而脑子还未开化的时候给他做填鸭式的教学。既然是彭于晏来演,不让他露肉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所以《邪不压正》中也最大程度满足了广大颜控女观众的需求,那漂亮的肉体是过去只能在美国大片里见到的。
而彭于晏的飞檐走壁并没有我想象中的跑酷,或者刺客信条般的洒脱灵动,反而有点晃晃悠悠。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民国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则甘愿退化为了一个智囊,从他不择手段平衡各方势力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设来看,甚至有点阴毒。所以李天然最后的启蒙一半是通过他,一半是通过花姐,哦不,巧红来完成的。
从来没有哪个导演像姜文那样,反复的用几部片子讲一个故事,就是为了把真实秀给你看。不幸的是,大部分的观众其实不想看到真实,或者说对真实并不感兴趣。而姜文对此也颇为无奈。对有些离谱的解读,他在《十三邀》中说:“这就看不懂了?”在圆桌会中也说:“总有一天你们这帮年轻人会说:这个老姜对得起我。”
二十多年前,作为一个演员早就功成名就的姜文,决心用数十年的时间来思考和完成一件事情。时至今日,显然他早就想得十分通透了。因此,我们只需无脑接受他的答案就足够了。而影片中的各种隐喻、影射、转折,看似很烧脑,实则因为我们看了太多不按正常思维和真实生活出牌的东西,反而觉得不适应。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人喜欢/习惯了装逼,反而让姜文这个不装逼的显得很装逼。
说到这里,我也不得不加入几句“跪舔”的私货。有一点姜文说得非常正确,就是他拍的是在未来依然有观赏价值的电影。在观看《邪不压正》的过程中,我有数次有想暂停下来,或者反复回放的冲动。某种程度上,姜文的电影更适合视频点播。
所以,作为一个导演,姜文最大的缺点是诚实。一旦他把控了话语权,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想把他脑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儿给你。这使人觉得他的电影信息含量太高,或者太拗口,从而难以消化。他要讲述的东西,大量存在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起居实录,甚至评书野史里。其实这些东西本身没有那么复杂,或者说,没有通常想象的那么复杂。但是,要把它说出来很难,用影像表现出来就更难。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姜文迄今为止的六部片分别是《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邪不压正》,《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台湾电影学者焦雄屏在与姜文的对谈中,提到了历史、哲学思辨和环境变化对姜文电影的影响。而姜文将这一切都归结于“人”。
在《十三邀》的访谈中,姜文讲述过他对世界和人的看法。他说:不用担心未来,几千年来不断有人担心未来,但未来没那么差,还是有人会超越你;同时他又说,人没多大力量,人毁不了也救不了这个世界。
既然如此,那么推动世界向好的力量是什么?姜文的信心和乐观又来源于何处?
事实上,当下的我们很多人,对这个世界是缺乏足够信心的,尽管这是人类史上物质和技术基础最丰厚的时代。而仅仅在一百年前,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还不是这样。
正如仇恨能够点燃复仇的怒火一样,希望,即便是小小的种子,也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蓝青峰看了十五年前的李天然一眼便布好了今天的局,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真的可能没想的那么远,也许就是“一步之遥”。
姜文的乐观来源于他找到了历史中最根本的动力:新老交替。单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而知识和经验是可以传承的。因此,我们才看到三部曲终的姜文成了一个絮絮叨叨、掉光了牙齿的老头子。他最后冲着李天然说的是:你该找个儿子了。
彭于晏在《明月几时有》中已经饰演过我党特工的角色,身手矫健,人设讨喜。而在《邪不压正》结尾,他站在北平屋檐上向远方眺望的场景,蓝天白云,长身玉立,指向的也必然是个光明的未来。
过程中会有反复,波折,荒谬,不过没关系。十年前的疯妈便在树上喊道:阿廖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来了,他一笑天就亮了!
所以姜文的电影是如此的诚实,诚实地思考,诚实地言说,诚实地给观众答案。他的表达如此直白,竟让人多说一个字也累赘。
透过视频访谈,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姜文依旧是那个姜文,荷尔蒙的衰退也没有到肉眼可见的程度。而影片中的姜文已经不可避免地”老去“。这说明“影人姜文”的表达欲望和意愿在衰退。也许姜文电影的内核在经过长达二十五年、六部作品的述说后,真的进入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状态。
而那些把姜文电影当解药或者兴奋剂的观众还没有适应一个没有姜文的时代。毕竟,中国电影自振兴之日起,姜文便一直都在,无论是以演员还是导演的身份。而如何让影人和观众们逐渐适应一个“后姜文时代”,才是今日姜文面临的最大挑战。
也许,邪不压正这个片名,就是姜文送给我们的最好成人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