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要推荐《明朝那些事儿》呢

为什么要推荐《明朝那些事儿》呢

作者: 人间缕缕烟火2117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19:24 被阅读0次

文章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马哥大国学工作室。

关注明代历史,张廷玉主修的《明史》、历代的《明实录》、从明初到明末的大量史料笔记(300种左右)以及一些研究性的著作,诸如吴晗先生的《明朝大历史》《朱元璋传》《吴晗论明史》、方志远的明史著作、樊树志的明史著作、黄仁宇的明史著作、以及人物传记诸如熊召政的《张居正》等,各具千秋吧。

明代人和清代人的论著,对于今天文言功底不够强大的人,似乎面临一个很难突破的语言关口。我们严重低估了古人用华丽和文雅的辞藻表达内容和感情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局和细节把握的轻重问题。毕竟明朝将近三百年,中间涉及的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官职衙门实在是太多,对于今天的人而言,如果不是专门的学者,没有必要去了解那些已经隔了600年的没有用的知识和无关紧要的人物。

从学者的角度而言,从事文学的,专门去研究诸多文苑作家和文体及著作,比如金学的流行;从事军事领域的,专门去研究将领及其著作,比如去研究戚继光;从事政治的,要研究皇帝、首辅、洪武四大案、晚明梃击案、妖书案、移宫案、阉党、东林党等等,这些过于细了,有的则是只研究某一个阶段,更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局部和片段的感觉,陷入到一种瞎子摸象的困惑之中。

从时代的角度而言,建国之初的一批学者,因为深受当时理论的影响,还有语言使用习惯的问题,虽然并非文言文,但读起来总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隔阂感。

所以对于明史的普及角度而言,一要对明代的帝王和主要辅臣和重大事件都有所提及,这样就能提纲挈领地把握明代历史,而非陷入一时、一事、一人的研究中;二要语言上没有隔阂,与时代感同步,同时最好是幽默风趣,能揣摩人物之间的心理;三是作者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明朝那些事儿》很好地满足了这三条,所以,我觉得是一部历史普及的好书。除此之外,增补本添加了很多图示,让人物关系和历史线索更加明晰。

所以,就像了解传统文化,可以从读金庸的小说开始一样,明史入门,不妨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要推荐《明朝那些事儿》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vu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