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作,但他们,作得其所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作,但他们,作得其所

作者: 细泉 | 来源:发表于2017-06-25 15:09 被阅读24次

    因为工作的关系,写了很多人和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
    从2月写到6月,4个月的时间,写了105个人。
    他们中有行业的领军人物,有自己创业的小老板,有酒店的部门经理、总经理,有清高的设计师,有脸皮厚口碑差的经理人,也有在行业里活跃的草根小民……
    他们的故事,一点也不惊世骇俗,但细想挺有意思。

    有一个好不容易才弄到家乡小城事业编制的小职员,工作不到两年就辞职了。
    好好的一个少年,执意要远走他乡去寻梦——并且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只是单纯地不愿在单位呆下去。
    于是他莽撞地打破铁饭碗,到宁波一个酒店去做服务生。
    之前为他找工作绞尽脑汁的家人直接疯掉,并断言他也疯了。
    同事们的态度是无可无不可,周围的同龄人则为他叫好。
    他自己却一下子看不清未来,甚至一度后悔辞职,他硬着头皮惴惴不安地从服务生做起,一年内升到主管再升到部门经理。
    他一度以为可以给自己一个交待了,结果却尴尬地发现,部门经理的工资同当年小职员的工资相差无几,但做小职员时,自己不用考虑吃住,当了部门经理,一个人远在异乡,事事都要自己打理,处处都要开销,细算下来,收入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他不敢往深处想,凭本能继续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工作的酒店星级一直到五星,职位也一路从部门经理到总助再到运营副总。
    又过了几年,年近不惑、有些疲惫的他重回家乡,在当地最好的酒店任运营总监——转了一圈,不光人回来了,工作单位、职务和收入也下了几个台阶,物质上跟原来体制内的大多数同事比并没有好上很多。

    可是他说,值!

    有一个永远在忙碌的台湾人,精明无比,从事的是与化学相关的行业,可是技术的每一次革新他都没有掉过队,除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他尝试并坚持了所有曾经出现的新的营销方式:微博、微信、软文、直播……年近60,他依然精力充沛,在自己台湾与大陆的公司间辛勤往返,与新生代的员工们一同工作,玩玩上司与下属的“宫心计”。
    他苦心孤诣,把团队打造成一个**家族形象,卖产品、搞培训、参加各种行业展会、笼络经销商,积极抱行协大腿,扯行协大旗办技术培训……但他的努力在同行甚至一些叛逆的员工中俨然是个笑柄:连个实验室都没有的“假专家”,敢把产品吹上天,费那么多事儿也并没有比别人多赚几个钱儿。
    不过他依然还是勤奋工作,每天他的产品、课程一定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朋友圈里,他还会去新生代员工的朋友圈里留尴尬的留言,给自己的团队骨干定制人物软文,并要求他们当任务一样转发、点评……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很多人入行、活跃、消失,然而这个人,从业30多年,创业20多年,依然活跃在一线。

    生存,对谁都不是件简单的事,但他用自己的方式超越了生存本身。

    有一个职业经理人,没什么明显特点,给我们的简历却很励志。同样是从服务员起步,不光没有学历和资历,也没有在任何领域里有提得起的经历,仅靠机遇和个人奋斗一路就当上了星级酒店的总经理。
    写他的那篇文章,我们自己看了都很感动。这样一个乏善可陈的普通人,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平凡的自己,触景生情,感怀他的成功。
    可是文章一发,他所在的行业圈子里迅速炸锅。有人私下联系我们,说这人极不靠谱,他的经历都是东拼西凑,根据好几个熟人的经历编出来的……
    我们于是格外留意了一下这个人,发现他居然在朋友圈、不同的行业群里时不时搞搞捐款、发一些跟他“身份”不符的信息,比如,他居然也卖面膜……

    我们不是警察,除了撤掉有关他的文章,无法做更多事情。只是很好奇,为什么他会撒这种显而易见、一下就能被拆穿的谎。

    有一个据说很知名的农学家。网络上一查能查到很多有关的他的事迹。恢复高考后第二年上的大学,然后一路上研究生、出国培训班,终于去了日本留学,在那硕博连读,毕业后留在那儿一家财团的研究所,任副所长、首席研究员。学成后一直国内日本两边儿跑,其实应该是主要在国内跑,因为他的技术和产品一般都要通过中国市、县级的政府推出去……
    最近,由他任董事长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公司,经营的还是以他技术为核心的农资产品,目前他们正积极在全国各地建运营中心。
    这样一个人,比起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们名气肯定显弱,但也是普通人没法比的。写他的时候会觉得怪怪的,总是不自觉得感到自己那种传统的爱国情绪。

    他的事迹很多,因为离我们太远,不好评价。但他漫长而又没有弯路的求学经历,让人清晰地看到知识如何一点点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有一个设计师,帮会所设计施工,一个非著名设计公司的老总。不是科班出身,外表有点艺术家的风范,时尚、简约,跟人打交道时却热情开朗,典型的生意人。
    经常自豪地在行业群里发自己的作品、案例,很多人都不客气地指责他抄袭。
    他不回应,也不恼,过几天接着发。
    翻他朋友圈,看到的是一个微胖、带着大金链子、爱家的中年人,给老婆买车、带孩子出去玩,下厨做热气腾腾的饭,经常给自己加油打气,为家庭更好而打拼……他的生活总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儿。如果没有那些抄袭的声音,一切都很完美。

    他让人觉得,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生活能力比工作能力更可靠。

    有一个家庭主妇,两个孩子。有孩子之前做医药代表,有了大孩儿之后把孩子带到上幼儿园的年龄,自己去做销售,因为时间灵活可以接送孩子。然后又有了二孩儿,再亲自带孩子……他老公常年在外地,打着一份工资一般的工——跟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没有多少差别,我们常常会问彼此,开销那么大,以后要靠什么生活?
    大多数时候她都表现出一幅心灰意冷的样子,但提到未来,她淡淡地说,现在的社会只要肯做事,怎么都能有饭吃。说这话的时候,他们也一样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

    生活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除非他自己先放弃。

    这些人,都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众人皆知、事关家国的辉煌成就。事实上在这个平庸的年代里,即使身居高位也不见得有什么机会轰轰烈烈地建功立业。
    但也正是这些身边“作”着的普通人,在繁琐的生活中,把平淡的岁月熬成浓汤,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作,但他们,作得其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作,但他们,作得其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vz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