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会造就我们。
也许是因为时间这个好东西,我们变得有经验,我们变得成熟老道,学会了按照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方法做人做事。就像在一个刚在上待久了,我们就越来越熟能生巧了,当然也越来越老油条了,我们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战战兢兢,同时也不像那时那么有学习动力。
换了这份工作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喜欢的是快节奏的工作,不喜欢终日闲着捧着手机打游戏,不喜欢那些莫名的因为小事而工作不愉快的自我折腾。也感谢遇到的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学到了一些东西,不管是曾经批判的也好,曾经不屑的也好,曾经的夸赞也好,都是我遇见的宝贵的财富。
对我来说,曾经的沉默寡言,曾经的终日忧愁,仿佛一切都是过去式,也许有一天我可以感性的一边流泪一边开心的与你捧酒相碰,说一说我们这几年发生的事情,说一说岁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看一看我们身上的变化。
还记得以前高中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复习,争分夺秒,因为本身吃饭就慢,加上状态又不好,时常迷茫,边吃饭边沉默,被我姐问:“还不快点吃,你在思考什么人生大事呢?”现在我明白了,当初的自己不过是被当时的自己所束缚住,找不到方向的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为了高考大家一起学习,可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太多也导致了自己的目标也模糊了,跌跌撞撞的寻找人生道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胡思乱想的想法却没有减少,上大学后在想为什么要上大学呢?为什么自己不开心呢?为什么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大家都这样子?为什么呢?
曾经舍友对我表示很无语,我时常做着很让人不理解的事情,比方说大家一起打游戏的时候,我却在一旁看书,大家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我却不明白有什么可玩的。她们生怕因为说错一句话而让我耿耿于怀,现在回想当时的自己过得可真失败呀。
后来,工作以后,因为一件事情跟同事闹矛盾,原因也在于自己因为对方的一句话心存芥蒂,慢慢的产生辞职的意向,最终夹杂的原因还是换了工作。当时的总经理和经理人还挺好,因为这件事还跟我道歉,后来走的时候都不敢跟总经理讲话。因为自己的心态没有调好,严重的影响工作生活。
事后想想,自己当时也太冲动了,如果能心态好一点,无所谓别人的质疑,无所谓自别人的谩骂,因为自己本身就问心无愧。朋友劝我别辞职,换了一个环境,或许可能会碰到同样的问题,遇到同样的事情。(其实那是触及自己原则最表示态度的一次)
现在想想,哪有那么多事?快节奏的工作让每个人都焦头烂额,没有谁愿意给自己使绊子。如今的工作氛围非常的好,同事的关心鼓励,团队里共同成长。早在半年前我就自己感悟到,包括昨天还在跟书友们探讨,企业生存的资本,一是产品,二是人。好的产品可以支撑企业生存,人则是维系企业不断前进的主心骨。
这几年我还感悟到一件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是当初参加明德书院很有感触的一句话,廖道进老师的教诲仿佛历历在目。这两年发觉,人越到中年,面相所显现出来的越是淋漓尽致。飞扬跋扈的人一看就是刁钻,谦虚待人的一看就是一脸佛相。甚至一看有时候觉得,这人面相不好,敬而远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