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具体过程应该是这样的。我没有吃晚饭,如果不在这里选,那么家楼下的三及第和快餐小炒(听说别人吃完的辣子鸡,里面的辣椒经常再回锅一次给下一个人吃)所以我有很大概率不构成消费行为,简单说就是我今晚没有饭吃了。
那问题反而简单了,这里只有3-4家紧靠着的店铺,选择并不多。第一家是个什么水饺,但是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肯定不会马上决定在这吃,一方面是因为不是很想吃水饺,而最重要的是大多数人不可能在未知后面的选项前就下决定,毕竟人们总认为后面还会有更好的。加上这家店吃的人并不多,店里也没有什么特色,并没有足够的理由让我进去。而第二家是猪脚饭,我不想吃脚饭,Pass。
第三家是一个什么粉,人还蛮多,作为地处写字楼和住宅区衔接处的豪方花园,其实并不是什么人流量多的商圈,能在竞争压力较大的市场环境下,依然在末饭点达到90%以上的就坐率,肯定是有自己的特色。然而我想吃饭,而且既然都看了三家不看最后一家显然不是我的风格。
最后一家倒是最像吃饭的,但是一看定位就不是快餐,门口放着一只鸭子42元的牌子唬谁呢?即使里面真有快餐提供,我认为想吃快餐的人也不会进去了。我只想吃快餐,所以Pass。再往前走是个面包店,选项用尽。故我只能选四选一,所以我来到了这家粉店。
一进来,服务员和我说了句欢迎光临,加上店内整体环境较好,第一印象很不错。然后看菜单,第一反应有两个,一是这里有饭,二是价格非常实惠,上面的牛排仅需42,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还有人会去吃42的鸭子(牛排口味不做比较)。然后我选了意粉,才16,作为点个外卖都随便上20的情况下(因为你没有饿了么会员卡),16元解决一餐饭实在是太便宜了,所以我毫不犹豫加了一对8元的烤翅,注意是烤翅。然后我就欢快地拿着餐牌去找座位了,很幸运有位帅哥刚吃完要走,我马上坐了上去,心中大喜“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然而,五分钟过去,服务员依然没有要收餐桌的意思,我表示无语,之前营造的好感度尽毁。于是无奈又找了个没人的桌坐下。这里吃饭的人群通过我刚才一路的观察主要分3种,一是带了牌子的,明显是附近卖房子的上班族,二是从楼上的健身房下来的人,可能练完就直接找个地方吃饭了,最后就是一些居民和路人了,这些没什么特色就不提了,聊的也都是一些常规的话题。
上餐时间离奇的长,足足等了18分钟,作为快餐店实在是低于行业主流水平。而且这卖相,根本就不是咖喱意粉,还有那个烤翅,分明就是炸的...还有我根本就没有吃出咖喱和意粉的味道。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这里凳子很硬,没有Wi-Fi,环境也并没有想象中安静,完全没有继续留下的理由,所以我吃完就撤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家店为什么还是那么火,我认为原因有3点,一是店铺选址好,顾客选择第二和第三家的几率远大于第一和第四家。二是价格实惠,能在科技园找到一家价格便宜而且环境适中的餐厅并不容易。最后,那就是产品组合异常丰富,覆盖粉、面、饭,甚至西餐、小吃、奶茶等等,关键是价格还实惠。
而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在强行装逼,谁吃个饭会闲的没事想这么多无聊的东西?因为我是做广告的呀!如果你也想成为一民具备敏锐洞察力和分析力的营销工作者,欢迎加入90后职场精英华南总群,群号码:481296961。致力打造“90后职场精英交流平台”,群文件海量学习资料,有问题直接@相关管理员;每周进行话题讨论,不定期开展语音分享会和线下见面会。Kingkoo与你不见不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