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在亲子阅读中有以下几个误区:
排行榜推荐什么买什么?
觉得孩子读的书越多越好?
认为孩子读书越快越好?
如果你存在任何一个误区,那么建议你好好看完今天的文章。
以前的我,不停地为孩子买各种好的绘本,只要推荐直接购买,买回来后,读一遍就束之高阁,接着又不断纳入新绘本。
不知不觉陪孩子读绘本5年多,这五年来,家里绘本越来越多,没地放,总是不知如何高效率利用好绘本,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直到看了勇赫老师的新书《好想陪你读绘本》后,才豁然开朗,也懂得如何高效阅读绘本。
勇赫老师被称为最会陪孩子读绘本的二孩爸爸,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硕士,著有9本家庭教育畅销书,是一位为女儿发明了150种亲子游戏的“超级奶爸”。
勇赫老师把15年亲子阅读经验和专业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给到家长和孩子最贴心的亲子阅读指南,让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路上避开坑,少踩雷,利用好绘本,助力家庭开启全面启蒙教育,并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看完这本书,个人强烈意识到,与其不停买买买绘本,不如一书多读。
《好想陪你读绘本》一书中说到:“博览群书并不适合阅读能力不足的儿童,而一书多读,不仅一本书要多次阅读,更强调的是用多元的方式去阅读”。
也就是说,亲子阅读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正襟危坐的亲子一起读书。
而是需要用绘本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致力于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
那么,如何一书多读呢?
1、话题阅读法
一本书涵盖了很多话题,从不同场景,不同人物出发,话题的辐射面和立意都各具特色。
那么,要想让小小的绘本发挥大大的用处,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寻找喜欢的话题。
一提到这个话题,孩子非常感兴趣,并想和父母继续交流探讨。
比如在阅读《我的大吼大叫的一天》这本绘本时,妈妈面对贝拉的无理取闹,始终保持平和和耐心,贝拉面对不那么让自己顺心的小事,她总是不能冷静下来时,还有可爱淘气的弟弟。
书中的每个画面都是一个话题,在读书时可以沿着孩子喜欢且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
比如:你喜欢生气的妈妈还是温柔的妈妈呢?
妈妈如果大声吼叫,你会怎么办?
当你遇到不舒服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你觉得怎么做,贝拉才会冷静下来?
在读绘本的时候,不断带着孩子观察每个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2、朗诵阅读法
中国诗词大会一度风靡全国,看着台上满腹经纶的孩子们,我们不禁感慨,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再牛的娃,他的才华都是父母帮助他们积累下来的。
父母可以带孩子读一些韵律感、节奏感鲜明的绘本,父母多次朗读后孩子会记住内容,一家人约定好时间,进行一次家庭的朗读会或者诗词大会,将会非常有仪式感。
期间不必教孩子认字,让孩子感受朗读带来的能量和自信,也会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胆量。
3、绘本表演法
一本绘本就是一个小剧本,何不试着把绘本还原于生活中,这样孩子会身历其境,更能理解绘本深层次的意义。
生活处处皆学问,故事来源于生活,不妨试着把绘本故事还原到生活中去,我照着书中情景引导孩子们演绘本。
我们在家演了《弗洛吓坏了》《下雨去郊游》《小猫当当系列》《汤姆躲走丢了系列》…现在只要我们一起读过的都会用各种形式演出来。
通过演绘本孩子们对故事的参与感更强了,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去演。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两孩子把家里的沙发整的狼藉一片,他们却告诉我,他俩在搭《汤姆无聊的时候》里面的轮船。
比如,我们看了《我不能跟你走》之后,一家人分角色表演绘本,表演后孩子的安全意识更强了,孩子对“不认识的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表演绘本就是把绘本带入生活中,锻炼孩子的临场发挥、语言组织和应变能力。
4、改编绘本法
改编绘本是我听到最脑洞大开的方法,让孩子通过第一页的图画,去猜想和改编接下来的故事和情节,这个时候,不管孩子的改编是否与书中的观点一致,父母都需要肯定孩子的想法。
大胆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敢于发表自观点的孩子,会更勇敢也更有创作能力。
写在最后:
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一书中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个给我读书的妈妈。”
亲子阅读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也会为孩子打下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亲子阅读的关键不是书,而是高质量地陪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在陶醉在亲子共读中,父母首先要懂得陪伴,并且沉浸在绘本的阅读中,多元化带着孩子阅读绘本。
只要父母的陪读有趣、好玩、有爱,孩子一定能感受到绘本的乐趣,并爱上读书。
父母们,一起努力,用高质量的陪伴养育书香宝宝,让亲子阅读点亮孩子们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