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媚,媚在园。
今天我们又去了两个园,一个留园,一个狮子林。江南的园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青砖黛瓦,怪石嶙峋,百态葱郁,碧波荡漾。园中的设计我最喜欢框景。确实,一个框景,就是一幅画,设计精致巧妙。古今中外许多画家都很喜欢框景,常坐在框景前,把纸的边缘当做框,景当画,一幅幅漂亮画就问世了。
其次是桥园中的桥并不像普通桥一样死板,是蜿蜒曲折的,特别的灵活。园中的桥一定要比两岸低,接近水面。走在上面,让人有一种在水上漂的感觉。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狮子园中的石。狮子园中的石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它们并不是完美的石头,没有完整的。大大小小的洞,不规则的石体,毫无套路的安放。但是这些只是外国人的看法。真正会欣赏中国艺术的美的,只有中国人自己。太湖石的特点就是透、瘦、露、皱。又大又小的洞石头毫无安放的摆放着,一点也不死板——有横就得有竖,有大就得有小,有高就得有低。这是一种最完美,最好看,最自然的摆放方式。狮子林因此得名,也因为狮子园中的石头,其他园中的石头才有了榜样。
虎丘因为被称作“吴中第一山”,并且里面有“天下第三泉”,所以才著称于世。里面有一个叫剑池的地方,那个是吴王的坟墓,吴王用几千把银剑来随自己下葬,但是后来那里下大雨积起了水,所以我们管那里叫“剑池”。秦始皇都在那里没有找到银剑,队里的小朋友还想跳进去看看里面有没有。
接着我们到了虎丘塔。过了几千年,虎丘塔可能被自然灾害损坏了,渐渐的倾斜了。外国也有一个斜塔叫做比萨斜塔,它与虎丘塔比较起来,我认为还是虎丘塔更好看,因为中国的虎丘斜塔更有神韵。突出了江南人娇柔但又坚强不屈的精神。他还会在这里矗立上百年,上千年,甚至上万年。多少个人会看到他,在塔前行礼。
江南媚,媚在书画。
下午我们就到了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主要展览的就是书画。当走进书画展厅时,各式各样书画作品映入眼帘,目不暇接。看这副作品,从起到止缠绵五无度,一片狼藉。章法弥漫无边,纵墨如泼,但在这一片混乱中又能让人感到书法线条的那种粗细滚动、精妙放旷、气势磅礴的韵律感,收放自如,大开大合。这更增加了这幅作品的生动性与跃动感。正所谓一气呵成,给人一种朴拙遒美之感。再看这幅,初看似笨拙软弱,全法无度,但细细品味,则其用笔举重若轻,筋骨内含。形成了一种雍容、静谧、精华内敛的书法风格。又所谓:“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人莫测其高深耳。”
当我们参观之余,老师把我们所有学书法的同学叫起来,统一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字帖与真迹有什么不同?我们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高谈阔论,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最终杨老师公布出了他自己认为最靠谱的答案:字帖是镜子中的自己,然而真迹就是现实中的自己。摸着字帖中自己的脸还是镜子中自己的脸,哪个更有真实性?杨老师用一用一种反问的方式让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
虽然今天很累,但是我收获到的知识是不容小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