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己是什么?如何才能寻找到那个“自我”?。
今天跟好朋友聊天,聊了很多关于身心灵合一的事情。
我是个自我觉知比较迟的人,而她是由于家庭的变故、至亲早逝身心成长比较好,在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坚持在做自己。
而我也逐渐发现,如果潜意识和意识不统一,人是很难真正快乐的。
而不统一外在的表现就会有失眠、焦虑——潜意识因为被压制,就在本该安宁的时候,抬头反抗。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是意识大于潜意识的,打个比方,就好像一个演员一直在表演,演了不同角色,但唯独这个不是真正的自己,而只是自我的假象。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如何才能寻找到那个“自我”?
这是一个自古以来一直萦绕在人们心中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包括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在与他人的辩论和质疑中才能发现自我的意识;
17世纪哲学家笛卡尔认为,“自我”可以通过孤独和反省获得;
19世纪哲学家尼采认为,只有经历巨大的困难和危险,“真正的自我”才能被发现。
寻求自我,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性行为。
当我们在追求“自我”时,我们实质上把自我意识分成了两个层次:
一个是被寻找的不会改变的存在,也就是隐藏在某处的“真正的自己”;
另一个是主动的“搜索者”意识。
然而,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福柯给我们的答案是,“真正的自我”其实并不存在,你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自我”。
因为,“自我”的主体性并不是一个单一和稳定的存在,而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改变的实践过程。
换言之,福柯认为,让自己面临困境和危险并不能“揭示”真正的自我,而是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自我和主体性。
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自我意识形成的“假象”。
我们在认识“自我”时,应该把焦点放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a shift from the term ‘identity’ to the notion of ‘identification’),关注“自我意识”的流动性和变性,思考“是什么形成了今天的我”,这个会更有利于我们“找到自我”。
按照这个思考路径,结合武志红体提及的一些方法,我仔细想了想“是什么形成了今天的我”
——往前推倒10年,2010年我在干什么?
——再往前10年,2000年我在干什么?
挖出记忆中的情绪,直面焦虑、恐惧与悲伤(比如称为X),并记住喜悦、快乐(称为 Y)。
想象两股力量斗争,然后Y在前行,并回到了2020。
真的,我更明白什么是自我了——一个并不完美的,甚至丑陋的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