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享读书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学而无获

三享读书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学而无获

作者: 子任_9a8a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20:59 被阅读0次

三享读书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学而无获

Q:听说你最近买了很多课啊,学得怎么样?

A:别提了,听完感觉没听,学到的东西也不多。

Q:我也是买了一些课,感觉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A:像是又回到了上学时的状态了,学了半天也没什么收获。

Q:是不是我们学习方法需要改进一下呀?

A:有道理,我们需要研究一下学习方法,不能只是闷头学。

这是我在上班路上无意中听到的一段对话,深有感触。

小的时候,我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数学老师在课上讲东西的时候,感觉自己都能够听明白,但等到做作业了,我就感觉自己像什么都没有学过一样,明明这类题目老师都讲过好几次了,可是我就是怎么也想不起这道题的解法了。

学了半天,感觉自己一点收获都没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说到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学而无获的现象,就不得不提一下,学习知识所要经历过的四个阶段。

死记硬背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其实不需要把它理解透,只要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了。就像我们在小学为了应付数学考试而背下九九乘法表,我们只是一味地在背一五得五、二五得十,根本不会花时间去验证一五得五是怎么来。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背九九乘法表,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又开始记三角函数这一类的数学公式。十几年下来,大家的思维逐渐固化,能用公式的地方,谁还会去用脑子呀。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似的傻瓜认知模式,在所有获取知识的方法当中,显然是最低级的,虽然它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很多时候,如果仅仅停留在这里,就会错过更高层次提升的可能。

消化理解

人们常说,读书要读透,这里的读透可以理解为将书中的内容理解和消化掉。很多人都会认为只要把学习的知识理解消化了,就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最容易让人忘记的恰恰是让我们理解和消化。

以前有位朋友跟我反映过,说他读了很多书且读完以后特别有收获感,可是过了一阵再去回想书里面的内容,竟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认为自己记性越来越不好了。在我看来,这位朋友之所以会出现看完书什么也记不住的情况,并不是因为他的记忆力真的不好了,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叫做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说的是相对于已经完成的事情,人们对尚未去处理和完成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

打个比方,假如有个人冲着你喊:"哎,过来我跟你说个事儿!”当你真的走过去之后,这个人却说:“算了,我不跟你说了。”这个时候除了被别人戏耍之后的愤怒之外,你的脑海里面会不断地猜想对方究竟想要跟你说什么,越想越纠结,越纠结就越惦念不忘,以至于你若是不能够知道对方想要跟你说的是什么,你恐怕连觉都睡不好。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现象,是因为人们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而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经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想要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了满足。如果尚未完成的工作,这一动机就会让这件事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你刚读完了一本书,接着你又遇到一本特别感兴趣的,那你绝对会心急如焚地想去读下一本书,于是从上本书获得的内容就被你抛到了九霄云外。

很多情况我们之所以学而无获,就是因为在我们当中有十之八九的人都停留在了前面两个阶段。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将所学到的东西铭记于心呢?

思考总结

思考力和反思力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是的,很重要,尤其是和我们之前的实践相结合的思考。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知识储备库,当我们遇到困难地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检索这个知识储备库,来寻找解决方法。和玩一对一的连连看游戏不同,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一个问题往往有很多解决方法;同样一个解决方法也可以对应解决好几个问题。显然,仅仅是消化理解,是没有办法形成解决复杂事物的技能包的,而将我们的消化理解的内容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来思考总结,则能够形成更高层次的经验和心得。

但是经验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它的局限。洪水爆发,人们第一时间想到抗洪,各种填满甚至分洪引流,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来抗洪呢?这种做法来源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经验,这种经验百试百灵,于是一旦遇到了洪水,人们第一时间就会去这么做,可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与其等洪水来了再去想办法解决,为什么不在洪水来之前,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呢?大多数人的思维局限体现在没有办法透过现象看本质。

规律的探寻

《教父》的作者,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说过“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处于这个阶段的人拥有能够洞穿一个普遍事物背后更深层次规律的能力,当你能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就意味着你的认知能力是远超常人的。可惜的是,在我们当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够达到第四个阶段。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认知升级呢?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给出了答案:洞察力好比下棋,生手自以为想了好几步,熟手看来却很平常;生手挖空心思,熟手则灵活自如。下棋如此,科学研究也如此。要问原因,无他,熟手的才干处于较高的水平。科学的洞察力表现在较快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迅速地找出表面上不同事物的共同原因或彼此间的联系。这离不开知识和实践的积累,更要求较高的观察综合力和判断力。没有量变,不会有质变;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平日里多学习积累和实践,才可能有高水平的发现。

从爱因斯坦的这段话里面,我们不难看出,想要让自己的认知水平达到第四个阶段,不仅需要前面三个阶段知识的积累,还需要不断地去跳出自身的认知去积累。当我们从死记硬背到消化理解,再到结合自身的实践总结经验得失,最后能够跳出自己的既有经验,进行综合的观察和思辨,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保持平常心不骄不躁,学习感觉不到收获也是常态,就看你如何去应对它。克服它,自然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现在,三享读书APP读书版块已经上线每天三十分轻松学习一种技能,让还等什么。

相关文章

  • 三享读书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学而无获

    三享读书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学而无获 Q:听说你最近买了很多课啊,学得怎么样? A:别提了,听完感觉没听,学到的东西也...

  • 为什么大多数人读的都是假书

    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获,蹉跎岁月,一事无成。 你是不是读完书,但并没有多少用, 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读书可以学以致...

  • 劳而无获三

    你相信缘分么?冥冥之中,一定有一位通灵之人安排着我们的前世与今生。 刷着知乎“在互联网企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2019-02-18

    三享读书的网址:www.sanxiangdushu.com 三享读书 (一)三享读书概述 1.关于我们: 三享读书...

  • 三享读书让我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三享读书的网址:www.sanxiangdushu.com 三享读书 (一)三享读书概述 1.关于我们: 三享读书...

  • 2019-02-19

    三享读书三享读书的网址:www.sanxiangdushu.com (一)三享读书概述 1.关于我们: 三享读书积...

  • 劳而无获

    劳 而 无 获 新野人/文 五一放假,躲...

  • 忙而无获

    早上去国会的路上,同事跟我说,这个活不用我们干了。 周三的一天,以及年前将近一个月的忙碌终于在进场前三天出局。 周...

  • 我读,你听,一起分享:三享读书

    三享读书 (一)三享读书概述 1.关于我们: 三享读书积极响应党的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致力于推进“书享中国,...

  • 2019-02-18

    三享读书(一)三享读书概述1.关于我们:三享读书积极响应党的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致力于推进“书享中国,全民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享读书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学而无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cq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