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嘴里面很少说出来对或者错的判断。
年轻的时候走路,那句一路带风,差不多可以形容我的姿态。尤其是高中那几年,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大步流星,是我走路的标准样子。
当然带有很大的问题,就是路边的一切人,我都看不到。有过许多次,事后有人问我是不是某个时间曾经经过了某个地方,我很惊讶的问起对方如何知道,得到的回答一般是,我就在你身边站着呀,你离我最近的时候不超过两尺。
我却真的是没有看到,不是看到了假装没看到,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内心是明白的。但是,能理解的可能是少数,这种情况的发生,更多的是被人认为我太高傲,不爱搭理人。
后来我总结,改变了走路方式,那就是尽量走慢一点,再慢一点,也不要昂首挺胸的样子,把头低下来一点,有时还会把手背在后面,做出一副老态龙钟的姿态。不过,身边擦身而过的人,我还是看不到,估计这个毛病很难改了吧。
在这个基础上,我也改了另一个行为方式。走路的时候,如果遇到什么低垂的树枝树叶,晾衣绳什么可能会碰到我脑袋的东西,以前,我是决不肯低头,一定要用手把它们撩开,继续昂首通过。现在,正好相反,能把头压多低,我就压多低,就算需要爬过去,我也能很认真的爬一下。
还有就是走路时占据道路的位置。比如去天坛,走在祈年殿通往回音壁、圆丘的那条南北大路上,只要不撞到人,我肯定会走最中间的那些个大石头,因为在我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没有什么是我不能做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做不了的。
现在,再也不会那样占据道路,而是尽量的靠近边缘,把宽阔的那些地方,让给别人,让给年轻人走一走。
一开始想说对错,却说起了走路,看来是跑题了,只好拉回来。
年轻的时候,凡事喜欢争一个对错,后来慢慢发现,许多时候本来就没有对错,没有可以争论的标的,所谓的争论,不是瞎忙吗?
所以越来越喜欢那个县官。原告陈述完毕,就说原告有理,被告陈述一通,又说被告正确,然后有人问他,大老爷,原告被告都有理,谁没理呀?他笑笑,我没理啊。
都说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在我身上,那是绝对正确的。所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年龄的变化。
目前来看,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话多。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这不是好现象,如果老了,话还不多,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