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
今天前公司的同事来家里做客,计划是一起午饭,结果最后吃完晚饭才走。
送走朋友,我还没来得及开口,老公就说,“真是对不起他了,占用了人家一天的时间,我都累死了,但你一直问,搞得人家对方也不得不一直回答,从午饭到晚饭,一直坐在餐桌上,肯定累坏人家了“。
我顿时觉得既委屈又悔恨,我为了不让大家大眼瞪小眼,一直努力的找话题,说了一天真的好累。结果却是老公和我,还有客人,三个人都累的不行。
老公又插刀的来了一句,”吃完午饭差不多的时候,你就该问他接下来有什么打算,然后就可以差不多结束聚会了。”
我愤恨的说:“那你怎么不说呢?你既然意识到了,就开口说呀”
老公:“我说不出口”
我:“那都怪你。。。我累死了”
老公:“我也头疼死了(此处省去抱怨300字),哎,我的错,下次要一起改善啦”
我:“也不能都怪你,我就不该一直问。但我怕谁也不说话大家尴尬啊”
老公:“沉默也没问题啊”
的确,沉默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坏事。
然而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毕竟,沉默是需要安全感,需要信任,需要勇气的。沉默的时候,脑袋里很容易有很多的不安,像是”对方会怎么想“,”会不会显得不欢迎对方”,“对方不会误会吧”。所以我们的沉默才会只对最亲近的人,或者是只能对我们自己,再或者是,连对自己都无法沉默,也就是无法忍受长时间独处的人。
其实,在对话里沉默,就像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感觉吧。要说起我读过的“在交涉场景中如何战略性的运用沉默“这类的片段,其实不少,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沉默也有它的意义。沉默帮你有时间回味自己的话语,有时间真正去理解对方的信息,也帮对话者良方都有休息,理清思路的作用。更是信任的信号吧。
希望今后还有类似的日常生活场景也好,工作场景也好,我能有勇气,有足够的智慧,去选择沉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