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代文学专题课心得体会

古代文学专题课心得体会

作者: 潔翎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20:12 被阅读0次

这一学期古代文学专题课主要学习了唐宋文与唐宋词的相关知识。对于我来说,也许更关注的是将来从事工作后,如何能让学生喜欢上古文和词。

对于古文,要慢慢品,细细品,才能品出韵味。通常来说,好文章要缘情而发,不做无病呻吟之语。文章要富有变化,音律和谐,当其止时而止,结尾应干净利落,不做拖沓,既能总结全文,又有一唱三叹之效。不能因为不喜欢古文就不看或少看,反而要多看一些文章,慢慢地,就会寻到许多规律。有一些文章有其固定的用语、形式,如哀悼的文章,给皇帝上奏章的文章,例如“臣某言”“臣无任”“尚飨”。也有一些约定俗成、习惯性的指称,如“弄玉”是美女的代称;宜春苑,借皇帝高位比喻春光普照等。积累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文章的解读会有一定的帮助。相信时间久了,就不会觉得古文是那么晦涩难懂了。

词,表情达意的一种文体,能将自己的所见、所想用凝炼的语言传达出来。在课上了解了词乐,词的起源,词律,词体与词牌等,在以前的学习中从没有关注过,只是将这些作为一个形式符号,简单地理解与背诵。而学过之后,才知道这些方面对于词的理解与鉴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作词,首先要定曲名,然后命意,即“第一要择腔”。词牌名不是随意选的,它与文章内容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通常《满江红》用来抒发豪情,而用《两同心》来抒发缠绵悱恻的情感,虽说在后代的流传中,有些许变化,但仍然不改其大方向。而词牌名对词的长短体式,文字声调格律都有了明确规定。甚至有些词人又有一些常用的词牌名,比如辛弃疾常用《贺新郎》这个词牌,其名句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单单从词牌名入手,便有许多学问,值得细细品味。词中常常会包含一些典故和史实,不了解典故和史实,可能就不能准确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而典故和史实,则需要不断积累。

总的来说,这学期古代文学专题课,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学然后知不足,以前对古代文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口头上的喜欢,而学过才知道自己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太欠缺了,还有好多需要学习的。不过面对以前令我头痛的古诗文,终于不再是杂乱无章,一头雾水了。看古诗文也是饶有兴趣,甚至有机会还想尝试创作一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专题课心得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ff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