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师同学口中的聪明人,为什么后来混得并不好?

老师同学口中的聪明人,为什么后来混得并不好?

作者: 牛氓柴纸 | 来源:发表于2021-03-16 20:05 被阅读0次

我上学的时候,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被大家称赞聪明。同学和老师都这么说。他们还说,这些人将来一定能飞黄腾达,成为国之栋梁。

后来我才知道,那只是祝福,并不是推理。大家都懂,祝福这种东西不需要符合逻辑,听起来顺耳就行了。

比如你生病了,有人对你说“你一定会好起来的”,你不可能揪着ta的衣领问“你特么有什么证据”。

无数事实证明,当年学校的那些聪明人,后来混得并不好。反而是班里那些成绩最差的,那些捣蛋分子,后来一个个飞黄腾达了。

许多人纳闷儿,感叹世事无常。许多人不忿,埋怨苍天无眼。其实这一切都是符合事情发展规律的。结果没错,是我们当年的判断错了。

我有个朋友,给我出了个图形里填写数字的题。想答对这道题必须摸清数据的规律。我用了十分钟,完成了这道题。

朋友夸奖,不愧是我,还像当年那么聪明。然后,他把成果展示给了考他的女朋友。

我们当初所说的聪明,指的是智商高。还有另一种聪明,叫有心眼儿。前者偏向于理论,比如做出一道高难度几何证明题;后者更适应社会,比如不答题也能获得分数。

如果把前者比作“计算”,后者就是“算计”。

比如地上有十个鸡蛋。前者只是精确数出是十个鸡蛋,后者把鸡蛋从地上捡起来装进筐里,并声称挽救了一筐鸡蛋。

没错,社会需要的是第二种人。

第一种人就不要再计较社会的对与错了。它错了又能怎样!你觉得改变它比改变自己容易?

我的第一份销售工作,要去学校拜访一个老师,结果在学校门口被保安拦了下来。无论我怎么说,保安就是不让进,说那是他的职责。

我问怎么才能进,他把相关的条件说了出来,我开始着手准备那些条件,却发现有些根本符合不了。

同行的前辈给了保安一包烟,保安让我们进去了。

当我还在冥思苦想如何让自己合格的时候,前辈想到了让保安不合格。这两个条件有一个满足,就能达到目的。我一心着眼于正义的,前辈选择了容易的。

这个社会,你能看见的合理与不合理,他都能看见。但也只是看见。就像能听见你的建议,却听不进去。

他更看重的是利益。当与利益冲突,合理也没意义,当与利益相符,不合理也没关系。

那些智商高的人,天生具备走光明大道的能力,不屑于歪门邪道,因此,也没有研究过如何才能走歪门邪道。如果现实要求走歪门邪道,那这些人就瞬间掉了个个,成了弱者。

越是失败,越是看不惯,于是把精力用在先证明它的错误,然后消灭它。

其实它的错误很明显,大家都能看出来,不需要他来证明。所以,他只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

然而看出来和说出来完全不一样。就像开会时领导说的观点不对,别人都装聋作哑,只有你指出来。你的下场可想而知。在消灭掉不公的现象之前,你会先被它的拥护者和受益者消灭。

然后你鄙视其他同事,说他们虚伪。你怨恨领导,说他不能听取意见。

还动不动拿李世民和魏征来举例。

事实证明,如果有李世民这样的领导,大家都愿意做魏征,毕竟畅所欲言是很爽的。但如果有魏征这样的下属,没人愿意当李世民,包括你自己。

好不容易爬上领导的位置,就是为了有面子,结果被下属怼得面目全非。

群众对领导的体面期望值也比较高,同样的丢面子事件发生在领导身上,效果会加倍。比如在厕所抽烟和在加油站抽烟,那种视觉冲击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许多第一种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着手改变自己。可是并不那么容易。他已经被这么多年的顺风顺水惯坏。

每个人都要先后经历顺境与逆境,这两种人的顺序正好相反。

先下坡的人,再上坡不一定上得去;先上坡的人,再下坡乐意至极。

而从拐点开始,才是动真格的时候。

现在,如果有人夸我聪明……

你才聪明!你们全家都聪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师同学口中的聪明人,为什么后来混得并不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fj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