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小结。手型与嘴型有意识有改变,并有了很大的改善。
最近身边一直带着短款南箫,63厘米F调,下把位的指孔位置与G调洞箫有些区别,所以一开始很不适应。
几乎箫不离身,那怕时等红灯时,也会按抚箫身感受一下,体会手指按堵音孔时的手型姿势,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陪伴,对于音孔距离、嘴型位置、手型姿势这些基本功的掌握,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些进步,是在正确的指引下完成的,是有意识,并且按专业指导完成的,这是最大的收获。
嘴型
目前的嘴型还是在刻意练习中,吹奏低音与中音时,基本没有什么压力,但是一上高音,嘴型还是有些变形。这与目前学习进度有关,毕竟高音如何控制唇部肌肉的原理及方法,还没有了解。
刻意练习气息,就是最基本的基本功。
手型
现在一搭手,能够有意识去控制手自然执箫,手指自然弯曲,根据音孔的位置来确定手指按孔的部位,或是二节指肚,或是三节指肚。
其实,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堵孔严,不要漏气,否则,音准及音色都会失准。
成绩
1、一握箫,上、下把位手型,手指自然弯曲,能够随势搭在箫身上,并完成音孔的按堵。
2、今天对照镜子练习,突然发现之前执箫有一个问题:箫身不正!于是尝试将箫身微微向左旋转,这样使得吹口能够正对嘴唇,气息的利用率用提高,音色也干净起来。
3、长音练习正在进行中,虽然枯燥,但是有用。所以有时间一定要多练,长常,常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