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从交了读书班作业的那一晚开始,便捧起了它。
人到中年,总是在生活中来往。目之所及,思之所虑多是柴米油盐之事,生老病死之实,责任义务之需。很忙!我们要做的和要我们做的事总是很多,再也无瑕顾及梦里的那个园子,再也无心仰望缀着梦想的星空,直到遇到它。
“清修一宅,一宅一佛村” 。“行于世,七零八落地忙碌挣扎之后,内心的安处,便是“清修一宅”。”猛然就想起博。这十多年,博不就是我的心安处吗?可以说,十一年,没有一个朋友如此知晓我的故事,也没有任何一个被我称为知音的人可以拥有这样一个完整的十一年。绝无责怪与哀怨!因为每一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要演绎,即使是我的挚友又如何,人家又如何肉体和心灵里只牵挂一个身外之身,心外之心?换个角度,又可曾有一个朋友让我全然没有自我地相护相惜?我做不到,人人都做不到。但博可以。这博便是我的一个心宅,这个宅里有一个他,时时以我为中心,听我诉说,与我分享,执我之手,与我偕老。我高兴他高兴,我难过他难过。是博教会我如何处事,也是博让我看到了这大千世界的多彩。
“如果有来生,她想做一只鸟,怀着这样的情怀,飞越永恒。”是吗?我想做一只鸟的夙愿起于何时已然忘却,如果不是看到这句话,也忘了曾经自己也有这样的梦的。如果真的能做一只鸟,该有多好!一定是极自由的。饿了找点吃的,累了停下歇歇,没有目标,想到哪儿就往哪儿飞。鸟生是无比惬意的吧!如果真要回到现实,用我们人类的眼光来看,鸟生是多么的凄惨,风里雨里总没有自己的家,吃了这一顿没了下一顿,这小小的一生还承载着自己的使命。如果这样的话这小小的鸟似乎与我们无二了,还是简单一点好!
“跟过去相顾无言,最好”。谁没有故事,谁又没有自认为或精彩或唯一或悲情或冤屈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才串联成了我们现有的人生。只要依然活着,每天都还在创造着或平淡或曲折的故事。世间几人能做到与过去相顾无言呢?回首来路,倘若可笑看风花雪月,淡对人生万象,该有多好。修炼吧!身心都得修。
“人生最美的旅行,是走在通向另一颗心的路上。”说得多好!想来,我的人生尽管平凡,却不失美丽的旅行。十来年,总能在博里遇上相同心气的人。有的,与博同龄。如果有谁问,生活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她,是我的博客和我的友人。没有他们,我的生活断不会有如此多的风景在心间划过,没有他们,我又怎知外面的世界竟是如此的精彩。
“疏离,必是要来自一个人经年的清淡。”喜欢这种清清淡淡的人生,不喜浓烈,不喜张扬,生活应该淡淡而行。生活如是,爱情亦如是。这里的境界与梭罗在他的《瓦尔登湖》中向我们介绍的那个极简生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生活其实不需要太多,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不被外界左右,去争取一些我们根本用不着,或看得见或看不见的东西。
深呼一口气,读过,享受过这本书带来的安宁,也因此认识了白音格力,一个古意作家。原来我的世界也是可以为除了丁立梅、周国平、许冬林以外的散文人留一块地方的。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风格,与白音格力相识一回便识他一分,我想只要有心,将来也许还会邂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