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看欧文亚隆的《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他是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授,也是一名心理治疗师,除了讲课和治疗之外,他比较擅长写作,既有学术性的写作,也有通俗小说。
看到这本书,有点相见恨晚,因为这本书基本上算作他对之前几十年咨询手记的整理,相当于把他咨询中的一些感悟和经验都传递给我们,所以这个名字也是很贴切呀——给心理咨询师的礼物。
确实,我看到一些去用心去写的东西,你能够感觉到作者的诚意,但有的书,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一本书而完成书,也许也能看出来,都不太能够打动到人。
这也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感想,就是我们做一件事,或者我们搞写作时,因为什么而去写,这个很重要。
其次,我想聊一下这本书中看到的一个故事很有意思,作者提到黑塞小说中一个故事——两名治疗师很厉害,治疗手段不同,彼此也是竞争关系,有一天,那位年轻一点的治疗师,想去找年长的那位治疗师,因为年轻一点的治疗师,他遇到个人的一些瓶颈,实在觉得状态很糟,他没办法克服,心情很低迷。
当他出发后,在一个绿洲中,他刚好碰到了那位年长的治疗师,当然他们没有见过面,他并不知道对方就是他要找的人,他只是告诉对方他要去找某某,对方说我带你一起去吧。之后他们就一起相处,一起共事,某一天年长的治疗师说:我就是那位你要找的人。
然后他们又一起相处,彼此陪伴,有一天年长的治疗师快去世了,他说出了保守20年的秘密:那一天当你出发要去寻找我解决心理问题的时候,其实我自己也到了人生的低谷,也正准备去找你倾诉我内心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段时期在他们彼此的陪伴中,解决了彼此心理的问题——亚隆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有的时候,来访者和咨询师它未必是一种辅导与被辅导的关系,或者是一个专家和普通人的关系。
这一点我之前也有所误解,可能初学者好多会误解,会觉得说我们要努力学很多知识,要努力地去掌握很多的理论,那这样子能让来访者至少觉得我们比较懂,而且我们也确实能从各方面去帮助他,但现在慢慢觉得它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子的。
比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其实是真正的真诚、倾听和接纳。
今天刚好在听合作对话疗法的讲座,讲座的贤宇老师也提到了这一点: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关系有点像一起散步,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是说谁引导谁,这一点亚隆也提到。
如果真的这么想,就会避免我们在咨询关系中过度地去给对方贴标签,导致一些片面的判断。
在书中,亚隆也提到不要给对方做一些准确的判断,除非是你要把这个案例报告给保险公司,因为我们一旦从一开始给对方一些标签式的判断,很有可能对方就会自证预言地往这个标签方向走,从而影响了我们去探索来访者其他方面的可能;也影响了来访者本人自己更多探索和成长的空间。
这里亚隆引用了里尔克的一句话:耐心对待所有尚未解决的事,努力去爱问题本身,我觉得这个话真的是很好。
亚隆还从更深的层次讲述。我理解他想告诉我们,其实在人生的旅途中,放大到长长的一生,我们无论是怎样的身份,是男是女,知道是多是少,其实我们都会共同会去面对,人性中的光明和丑恶,衰老和死亡等等共同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来访者和咨询师就更像是朋友,来互相陪伴走过一段段的旅程。
那这里也让我想到最近的一些思考。我们做很多事情,包括比如做心理咨询这一行、学心理学的知识,那系统学习一些理论和技巧当然是很重要,但是我慢慢发现,其实就像一句俗语说的,我们要写诗,但是功夫在诗外。
就是更多的是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积淀,体验让我们可以厚积薄发,所以我感觉除了一些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更多我们要去广泛的涉猎,比如说各种文史哲、宗教的知识,艺术,乃至于我们去体验生活,跟不同的人接触,都是会滋养到我们,从而也才会真正地去有利于我们在咨询中帮到对方。
这也就是体验和关系的重要了。亚隆说,其实他不太特别属于某个单个流派,如果说要对他自己有所定性的话,他会觉得自己是比较偏重于人际、团体和人本方面的咨询师,他不太主张说我们去单独地定义某个流派,而是说更多的看到人与人之间这种互动的关系,和人们之间彼此接纳和尊重。
亚隆在书中还提到说不吝惜去赞美你的来访者,并且提到了各种的例子,比如从外表到工作,或者他在咨询中的表现,都是特别好的赞美,当然要避免一些赞美的空洞。
用亚隆引述的罗杰斯的话来总结就是说:有效治疗包含三个基本特征:准确的共情,无条件关注和真诚。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本文,亚隆提到弗洛姆在讲述共情的时候提到:“我是一个人,不要让任何人性的东西和我疏离”,也借此跟你一起共勉~
文字作者:若水 北大社会学硕士,11年报社记者编辑经历,心理咨询师成长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