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收集素材,推荐一本书刘杨的《学会写作》。
在「第二章:积累素材」中,完整详细地写了有哪些素材,每种素材该如何收集。
以下是这本书的摘抄。
素材种类
写作中的素材可分为两类
一类叫作直接素材;包括通过耳、鼻、口、眼等亲身感受获得的素材、采访素材和日常笔记素材。
另一类叫作间接素材;包括通过读书笔记获得的素材和快速查取资料获得的素材。
直接素材
👀眼
一是看主体。
比如上面例子中的母亲,要记住她的样子、穿着打扮、当时的状态,才能如实地描述;
二是看环境。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的人、周遭的环境等;
三是看人物的身体语言。
很多时候细微的肢体语言往往能传达更多的信息,比如,我们说一个人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眼神游移,这就能传递很多信息,是不自信还是心里有鬼?是害羞还是刻意地回避一些事?
👂耳
一是周遭环境的声音;
周遭环境的声音包括环境噪声、自然界动物的鸣叫、背景音乐、人物对话和其他耳朵能听到的声音。
二是因为某种声音产生某种感受。
国外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说让人流口水的不是牛排,而是煎牛排时的吱吱声。为什么吱吱声会引发人们的食欲,就是因为这个吱吱声带给人们某种感受。
👃鼻&舌
用鼻和舌搜集写作的素材,看起来是感知和品尝,但这个过程调动的绝不仅仅是鼻、舌,更是全身的感受,甚至是内心深处的,由饮食带动的特定情感。
以上八条,1—5是食物本身的故事,6—7是食物带来的情感,第8条是有感而发后的行动。
这三部分,可以概括为事实、感情和行动。
用叶圣陶、夏丏尊在《文心》一书里的说法,这三部分也可以叫作“知”、“情”、“意”;
“知”为知识,说明一个事物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
“情”为感情,说明对一个事物的喜怒哀乐;
“意”为意欲,说明要把它如何处置。
👧身&意
身、意强调由感知到想法的思维过程。
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倾诉法,通过即时快速的倾诉,记录下情感、情绪最喷薄的状态。既然是倾诉,也就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想到一点写一点,这样积累无数的碎片,渐渐就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内容,而这些碎片,就是写作第一手的素材。
间接素材
采访
所有的采访都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准备模块、采访模块和整理模块。
1-准备模块
列出采访前需要准备的项目,逐条检查。每做完一项,划掉一项。
2-采访模块
一是观察细节。观察被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的肢体语言、情绪等,通过这些反应对照被采访者提供的问题答案,得到更多的信息;
二是采访挖掘。除了采访提纲上列出的问题,在采访中,要结合现场的情况,增加追问、寻求解释等额外的要求,引导被采访者沿着某种叙述逻辑提供完整的资料。
3-整理模块
一是采访录音整理。需要把采访中的录音原封不动地还原成文字,整理中需要保证文字的准确性,也要保持上下文的关系;
二是笔记整理。需要检查采访过程中的记录,该补充的知识和资料要进行补充,当时只是记录概要的要丰富完善。
笔记
所谓笔记,其实有两个作用。一是记录想法,加深印象。二是记录重要的内容,以备日后查看。
日常笔记
日常笔记是直接的一手素材,是抓住转瞬即逝的日常点滴小事。比如生活中的经历、某一瞬间的感悟、戏剧性的小冲突或者突然冒出来的某个思考。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写作的间接素材。是往外找,去书里,去别人的思想里、去外面的世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1-摘要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文章中好的句子、段落、方法、图表等摘录下来。
2-感触法。很多人看书时会记录下针对书本内容的感悟,包括注释、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延伸阅读提示、发散思考等。这在之前读书摘要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步。把读书跟自身实际、个人体会结合在一起,对书的内容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延伸法。只记录和感悟还属于对书的表层理解,更深层次的学习应该是延伸式的。比如看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书报告、一篇书评,甚至是就书里的某个问题深入研究后跟作者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