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集,是拧巴中孕育着希望的一集。
川菜厨师陈伯明老人的问题,其实很好解答:在这个时代,人们味觉的阈值在不断变高。
关于阈值的变化,知乎大V肥肥猫在《有哪些读书学不来,却很重要的素质?》这一问题下17万赞的回答已经很好地做了阐释:看多了韩剧,自然看不上生活中那些平凡的男生;
在这一点上,饮食男女,殊途同归。根据这一集的讲述,人们的味觉阈值,也经历了变化:辣椒引入之前,五味是酸甜苦辛和咸,而辣椒引入之后,它就代替了辣。
辣是什么?辣甚至都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你让其他的味道和它去竞争,是不公平的。就像你打一套八卦掌,我使一套少林拳,这才能够过招。旁边跳出来一个人开了八倍镜就是一枪,那……那除了认栽还能干什么呢?
言归正传,正是因为辣味的特殊属性,让它能够在短短几百年的时间里,提高人们的味觉阈值——这是对群体而言的。如果是对某个具体而微的个体,可能只有几年。
不知道知友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过这样的故事:某人去某地上大学,大学吃了四年火锅,之后再回到家乡,就不想吃家乡饭菜了,还想吃火锅。
为什么?原因在于,家中老爸老妈平平无奇的厨艺,和火锅强烈的味觉刺激相比,实在是黯然失色。正如你已经看过了童颜巨乳的苍井空老师,风情万种的吉泽明步老师,霸气十足的原纱央莉老师,又怎么会因为学校走廊里有女生穿了短裙而心潮澎湃呢?
正如解说词所说:“辣椒的强烈刺激”适合城市里“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现在早就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钉钉的负责人公然要求员工“加班到凌晨一点”,每一个城市都被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浪潮所卷入与覆盖。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面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这就造成了人们想要在繁忙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急切地用饮食为自己提供愉悦。古语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现代科学也证明,进食和性爱,是人获得愉悦感的两种最基本的渠道。这些人已经忙了一整天了,已经成了岗位上的螺丝钉了,还有多少精力去细嚼慢咽呢?他们需要的,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颐。而红油火锅,恰好顺应时势地满足了这一点。
这场“经典与流行的比赛”中,经典已经失去了太多分数,或者说,太多时代潮流的眷顾
再说这位浸淫川菜将近60年的老厨师,他和之前《酥》那一集结尾的陈勋老人一样,都是不抗拒变革的。他说:“老的要去适应新的,包括我们看不惯的东西,我们不要去排斥它。”“传统的东西,要面对大时代的冲击”。
如果没有最后这段的总结与升华,可能这只是一个和前面几集中别无二致的“以古为尊”的故事,但是有了这段,就不同了。
奇妙之处在于,年轻人的味觉,是辣椒进入中国四川三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而老年人的期待,反倒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这个故事里,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离开了他们自己被默认、被设定好的角色。能够拍出来这一点,就是匠心。
遗憾的是,这位“用毕生的烹饪绝技改变麻辣”的老人究竟改变了什么,片子没有告诉我们。或许他的改变还没有产生第一阶段的成果,或者以他的年龄,余生也没有办法再有什么大的创新。但是,那又如何呢?
Ɍy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