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每天不间断学习,一辈子不间断,那么我们就自然会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与幸福。每日读论语,让我们每天都在圣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应对事情的能力,优化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进而能够更轻松面对人生的各种状态。(带着爱满心欢喜地学习践行论语)
学习内容:
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
15·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学习心得:
15.41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心得:在本章中,孔子强调辞贵达意,不取言辞的虚浮和绮丽,这是非常健康的语言观。
刘宝楠注解说,文辞是为了说事,事背后有实,叫事实。说事实,用事实说话,不要文辞富丽,超过了事实,只要表达到位就可以了。前面孔子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如果你的质超过了文,质有余而文不足,那就跟乡野之人一样,不能服人,别人不会跟从你。“文胜质则史”,如果你的文超过了你的质,花样文章很多,本质修养能力没有,那就跟掌文书的史官一样,文采飞扬,但没有自己的东西。所以君子文质彬彬,文和质刚好般配。
《仪礼·聘礼》写道:“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主公派出一个使者,使者是受命不受辞,告诉你使命,并不一字一句告诉你怎么说,这叫“辞无常”,你到了那儿自己考虑怎么说。怎么说呢,首先是态度,“孙而说”,“孙”,是逊,谦逊,也有人解为“顺”,通顺,还有人解释成“通逊”,都在里面了。说,通“悦”,言辞顺达,谦逊,让人舒服。辞多则史,这里又提到“史”。“史”,是史官,喜欢卖弄文辞,又比较浮夸。还有一层意思,史官是以书面语书写,不是口语,所以说“言多则史”,也有点像现在说的“不说人话”的意思。少则不达,话太少,又不足以表达意思。所以辞苟足以达,刚好够表达意思,就够了。义之至也,这就是极致,多一字就太啰嗦,少一字又没说清楚,你就把握到这儿,就行!
孔子这个教训,在今天还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太多人,都追求“不说人话”,因为他觉得,如果说了人话,就暴露了自己是一般人,显不出自己其实不是一般人,显不出自己“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说话尽量回避“直接”,一定要绕弯,要和别人不一样。这是什么呢,这是追求自己的表现,而不是追求和人沟通。说话要怎么说?人话怎么说?人话,主要是两种句式,一是陈述句,陈述事实;二是行动句,推动人行动。所以说人话的人,精确到字,每一字都言之有物,每一句都推动事情。不说人话的人呢,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显示“我很高端大气上档次”。
15.42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心得:古代乐师一般由盲者充任,此章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对盲人真诚又体谅的态度。对之不厌其烦的提示和指点,表现了他富有同情心和善于为人设身处地着想,这种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十分感人。
所以我们学圣学贤从哪学?不光是从他的言语上学,从他的行为,点点滴滴生活小事上去学他的存心。圣人处己为人,对自己对别人其心一致,这个心是什么?仁心。无不尽其诚故也,都是诚心诚意的,对自己是诚敬,对别人也是诚敬,对一个盲人都是这样的诚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诚敬,这就是圣人。所以有志于学者,有志于学圣学贤者,求圣人之心,于斯亦可见矣。
这一段是展示孔子对“道”的诠释,盲人乐师走后,子张心里想孔老夫子告诉师冕这是台阶,这是坐席,然后一一介绍这些人,那他就问这个是不是跟乐师言语之“道”?孔子说,是的。因为他是盲人,引导他、帮助他,这就是帮助他之“道”。子张没看明白,他以为“道”应该是很玄妙、很高深、很奇特的事情,孔子可能会跟这个乐师谈玄说妙,讲一些大道。但是没看到讲什么东西,所以他问,你这是不是跟乐师这样讲话,就是“道”吗?子张把“道”跟生活分开了。所以把“道”看得很玄乎、很奇特。孔子注解的“道”很平常,孔子说这就是“道”,“道”就在日用平常间,成圣成贤不是说离开这个世间,而是在世间待人处事接物上,能够存仁心,尽忠,存恕,厚以待人,关爱别人,这就是“道”。所以我们学圣学贤从哪学?不光是从他的语言上学,从他的行为,点点滴滴生活小事上,去学他的本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