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刚过,首先向广大人民教师致敬
而这篇帖子却是说关于老师的一些问题
— 星星有话说—
作为家长应该都有
被老师叫去“聊天”的痛苦经历吧
还根本无法反驳
— 星星身边事—
今天朋友接到来自女儿幼稚园老师的微信
各种说小公举怎么怎么不合群
不配合老师怎么影响别人了
我总结了如下几点并进行了一些分析
— 星星的分析—
“你家宝宝最近开学问题很多”
1.我本来让她睡下铺这样比较容易入睡
但是从开学观察,只睡过一次
首先我不懂为什么在下铺就容易入睡了
其次开学到现在应该才一周左右
小朋友在假期跟家人在一起
刚开学出现这种焦虑是比较正常的
也说明家长与小朋友的的情感维系很深
2.经常自言自语
小编在知乎上搜索有了这样的答案
“小孩子自言自语大多数可能是
好动好说的天性,长大了会慢慢改善。”
喜欢说话并没有错而自言自语需要的是
老师引导与小伙伴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
3.她注意力不集中她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上课的时候经常就走开了去看别的东西
首先如果一节课真的有趣
小朋友的注意力都是很好集中的
“小孩的大脑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情
如果同时两件事同时让她注意
那么她很快就会睡着”
(本句引用自网络)
况且控制课堂纪律是老师的责任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是否有些让人质疑老师的教学能力
4.她都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也不交流
这件事就更扯了
朋友问过小公举跟哪个小朋友关系好
小公举也说了两个小朋友的名字
说是只和他们关系好
如果说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说
应该是大家都一样是一个集体
不应该单独和某几个小朋友玩
但是作为一个人一个个体来说呢
你是否面对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
都要逼着自己去和他做朋友呢?
5.不会注意力集中做一系列的事
需要老师一步一步提醒
孩子都是有着本真自我的人
还没接受过太多的规则与教条
所以她们才需要有人来教育
而一个完整的教育
是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
这三种教育分别起着不同的教育作用
所以孩子才需要需要上学
接受学校的知识教育与在一个团体中的社交的教育
才需要家长带出去玩去接触人
与家长在一起接受亲情的滋润
才能在幸福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才需要家人陪伴出行去游乐场玩去公园玩
接受自然的美,看见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
6.给我一种游离状态
老师跟她沟通问题也像是没听进去
感觉也是游离的也不会说出什么
从这句来看,我想知道
老师是否真的耐心的与小朋友交流了
教育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
打开孩子的心才能够与之沟通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是这个道理
不然为什么有的孩子跟父母就像哥们似的
无话不谈
而有些孩子跟父母缺这么是一个字都懒得说
(这里说的是心事不是指日常交流)
7.但是画画的时候可以一个人
坐在那里一个小时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摘自《述而》
连孔子都会有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
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
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的时候
何况是一个幼稚园小朋友呢
上面说了孩子们才是有着本真自我的人
还没接受过太多的规则与教条
一个人拥有一个爱好就是幸福的事不是吗?
这又怎么能说是游离呢?
8.绝大部分小朋友都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但是她处于游离也不在乎时间观念
别人知道起床后去梳头别人知道吃饭前后搬椅子
她也不会上课从不举手
这件事情说来应该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了
孩子没有生来就是天才的
他们不可能生下来就什么都会
如果是这样教师这个职业就没做存在的必要了
老师的职责不就是应该进行教学的嘛?
处于游离为什么不打开孩子的新房
与之有效的沟通呢?
如果都不能打开孩子的心让孩子信任
请问怎么去进行进一步的教育?
更别说举手回答问题了
人家根本对你没有关注度
也就是你根本没有吸引孩子的魅力
这是学校可不是找保姆拖孩子啊
9.他最大的优势是画画
很有自己的想象力也很独特
这就是跟游离自相矛盾了,
孩子有想象力是因为她在时时思考
老师您觉得孩子在游离
可是孩子是在想着她对这个世界的想法
所以才能够有想象力的画出丰富多彩的画啊
可这被认为是游离
人最难能可贵的便是独立的思想
孩子上学难道不应该是
针对每个孩子自身的特色
进行兴趣培养嘛?
难道是应该像机器人一样
每天上学就机械化的
跟着老师你所想的状态
机械化有序游戏
然后整齐吃饭
然后机械交流
这是否有些泯灭人性呢?
我不知道我是否是错理解了这位老师的意思
— 星星的身边事—
但是我的另一位教师朋友的状态就与之反差很大
以下是孩子家长与园长之间的对话
再来看看我朋友孩子的老师又是如何沟通的呢?
这段对话中老师反应了孩子的问题给家长
这是很好的表现因为孩子的教育
肯定是需要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合作的
但是这位老师只是一味地以诉苦
与一点责备的意味与家长说这件事
而且仅仅是让家长注意
却并没有提出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学校老师无法管理好孩子
难道全是家长的责任吗?
或者全是老师的责任吗?
那是不可能的
— 星星寄语 —
教育是需要全家人参与进来的
需要老师与家长的合作
还记得开篇的两个问题吗?
作为家长,作为孩子
最重要的还是同理心要了解孩子的想法
老师应该提出切实解决方案
而不是一味地诉苦或指责
家长也应该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与老师联手对孩子进行优质教育
如果看完文章的你想要对孩子进行好的教育那么
就去了解孩子吧
孩子的天赋可能不会比别人强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
他们应该是在一个幸福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这应是每个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
我是星星,欢迎后台给我留言如果有什么身边事想要告诉我
请从后台回复告诉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