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假货”、“食品安全”等问题被频频推上风口浪尖,如何保障饮食安全、避免受骗上当是人们一直在研究却始终无法根治的大问题,区块链技术以其信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似乎为商品溯源带来了新的希望。
早在1997年,欧盟为了应对“疯牛病”问题就逐步建立起了溯源。最初,它被主要运用在食品安全领域。比如,一旦食品质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从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终端销售等整个产业链条的上下游进行信息共享、公开,zui终服务于消费者。
现在该技术在社会中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除食品以外,在药品、服饰、电子、渔船等各行各业都能见到溯源技术的影子,射频识别、二维条码和近场通信等基于溯源模式孵化出来的防伪技术也越来越多。
“通过识别产品盒上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我们在购买之前可以进行一些基础的认证;再或者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上面加涂层,刮开之后才能扫码识别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的常规防伪溯源方式。区块链到底能为溯源带来什么?目前我们还在进一步做研究,但我和团队一致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未来对防伪溯源的价值绝对是颠覆性的。”
以食品领域为例,它关系百姓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百姓zui关系的问题就是吃的放心消费的安心。运用区块链技术如何能从源头上保障吃的放心用的安心?
“在食品产业区块链技术有天然的应用价值,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所有的节点可以全部上链。”兆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刚表示,从供应商数据、生产品质数据、流通数据再到消费者数据四个库都是第一手的原始数据,我认为只有这样实现追溯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吃的放心用的安心。”
郭刚指出,打造zui有价值的溯源链,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是核心。在解决健康服务产业的信任问题方面,兆信通过区块链产品“慧链”使得数据永久保存不可篡改,打通食品药品的信任通道,为企业提供真实可信的供应链数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自区块链技术兴起,各大公司便纷纷布局区块链。据悉,在商品溯源方面目前受到电商和零售平台的青睐,如去年12月,沃尔玛、京东联合IBM和清华大学成立了安全食品区块链溯源联盟,共同建立一套收集食品原产地、安全和食品真实性数据的基于标准的方法,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为消费者和零售商提供全供应链实时溯源服务。今年3月,阿里巴巴也进入区块链溯源的队伍,搭建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贸易溯源体系,并推出了支持天猫奢侈平台LuxuryPavilion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正品溯源功能。
虽然区块链溯源给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可能,但是区块链溯源服务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对其在操作的物理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存质疑。有分析人士就指出,传统的防伪技术其实就是怎么把二维码更好的藏起来,但是这些防伪技术都无法根本上解决通过复制和转移防伪标识进行造假的问题。那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防伪溯源同样有个疑点,那就是链上某个厂商(节点)故意用假货替换正版商品,这样也会让溯源效果失效。
“区块链在未来可以解决数字空间的溯源防伪问题,但是目前如何在商品源头实现物理安全我们也在积极地进行研究,毕竟我们目前只能是通过人工方式将防伪技术‘贴’在商品中,未来还有很大的研发空间。
文章来源于西安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https://www.wanlianzhijia.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