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晴
下午回到楼下接你下课,你们还没完成课程,不过没过多久,小朋友都出来了,每个小朋友手里提着自制的小灯笼,你和圆圆上台一起拍照,咪着嘴巴笑呢,看来今天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嘛。
正好有两个小朋友在游乐区玩,其中有个小妹妹拿着贝壳玩,你对她手中的贝壳感兴趣,问小妹妹:“可以送一个给我吗?”小妹妹很大方,毫不犹豫送了一半给你,得到新的玩意儿,可是喜出望外呀,见人就沾沾自喜:“你看,我有一个贝壳。”
和圆圆在小区里玩了几分钟,我们道别回家,准备晚餐。回到家,把今天的作品给家人看,同时还展示你的小贝壳,很认真地用洗手液把贝壳洗干净。正准备吃饭时,听到陈姐姐说话声,闻声起身跑到门口看看,不见人影,家人不想让你出去,为了让你专心吃晚饭,随口说说:陈**去楼下她妈那了。
这才返回座位,安静地吃饭,今晚表现不错,很快吃完一碗,用手一抹嘴巴,拿着手机听故事。我收到一个快递短信,让爸爸下楼去取,我忙着整理昨天的文章,你在旁边嘀嘀咕咕,偶尔关注一下你,发现在做角色扮演呢,开动物大会,自言自语道:小鹿,到,小牛,到……哈哈,动物点名报到。
爸爸取回快递,开始以为是给你的,原来是我买的蜂蜜到了,你帮我拆包裹,独手没法拆开,拿来剪刀,不紧不慢,一层一层剥开,正拆的入迷,听到外面陈姐姐说话声,怎么可能会错过这个机会呢,赶紧开门,跑出去找人家,有伴玩什么都不顾。
让你们玩一会儿之后,你回来洗澡,陈还没回家,洗完又玩了一会儿,时间过了九点,我有点着急了,可是陈奶奶在冲凉,关着大门,陈没法进家门,只好让你陪她再玩一会儿,直到九点一刻,你们才道别各自回家。
回来以后赶紧读经典,读经的过程能够一直跟读,偶尔没有好好指字宝宝,今天是新的内容,现在已经养成习惯,慢慢进入角色,读到曹植的《七步诗》,我给你讲了这个有关的故事,你听得很入迷,希望能从中提起你的兴趣。
有人发问:国学经典,大人都读不懂,为什么还要让孩子诵读?这正是经典教育的秘密所在,大人与孩子理解事物的方式不一样,大人是从懂不懂的角度来看,而孩子年龄小,理解力没有发展起来,本身就不懂,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单从懂不懂的角度来思考,要知道不读永远也不会懂,只有读了才能慢慢懂,懂了才会去运用,在不懂的情况下让孩子学习反而更加容易学,而且这个时期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期,让孩子记下这些永恒的著作,等的孩子理解力发展起来的时候再来理解就会非常的容易,这就是厚积薄发的道理!
我们不要怕孩子将来不懂、将来不能运用,因为人类的理解能力越长大他发挥得越好,这叫做学习能力递增原则。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关键期,赶快给孩子吸收非常丰富而良好的信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人生中有多少事并不需要先弄懂再去实践的?按照这种提问的“逻辑性”,是不是应当先让师长、大人自己学好英文以后,才可再让孩子或学生去学习外文呢?做父母的都不懂外文,为什么却胆敢迫切地让孩子学习外文?
中国古代的经典,都是圣贤们通过自己大智大慧创造的一种“外文”,更是天文、地理、人文无所不包的大学问。
大人不懂经典是因为从小没人教!国家丢失了自己民族文化之根的教育,使大人们面对“经典”普遍就像面对外文一样,这是民族文化之殇,是教育的缺失,使大人们丧失了一次提升自己人文素质的机遇。
大人们都读不懂经典并不是自豪的“资本”,只是一种可怜的悲哀,是成年人们的悲剧!请不要再一次让“读不懂”又成为孩子们的伤痛和民族的痼疾。
难道我们还要让自己在本国文化的土壤里、在经典的学习上,也像这种学习外文的情况一样,再度重演一番吗?大人们为什么因为自己读不懂,就要求我们孩子不去诵读?为什么因为自己读不懂,就要求孩子们不去主动掌握智慧文章而获得智慧呢?做父母的不是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期望孩子超越自己、光宗耀祖吗?那么为什么要因为自己不懂,就不让孩子们去读懂呢?
中国祖先们留给自己后代的经典,是智慧的结晶和天人合一的学问。经典是人间绝学,只要诵读它们,并且长期坚持不求甚解的“素读”,那么经典中所设置的“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两大特殊性的教育功效,就会润物细无声地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应,对任何人的心智都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古人有一句口头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诗来也会吟。”想一想,教孩子读诗的大人们,又有几个是真正懂得唐诗的?有几个大人敢自称是弄懂了唐诗的诗人?诵读精美的诗词,都能使人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大量“文学细胞”,提高作文和诗文水平,那么比诗词歌赋更深邃的经典,岂不是只要熟读、精读、恒读,就能更加有益于心身的健康成长?就能更加有益于构建道德心灵、益智而开慧呢?
“经典诵读千百遍,其中真义自然现。”开口诵读,才是弄懂文化的良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