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结局没有变,变的是细节。
——题记
写下这篇文章,其实是为了重拾自己。 09年的喷泉花园在天空之城发帖量最高,水区一直还是第一高楼,也就是在那一年,老姐打麻将的功夫,匆匆写完了《雾天》。小说的故事性和完整性都有很多瑕疵,纯的不能再纯的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小说,这也是得票率低的最终原因。于是这么多年,迟迟不肯动笔去写任何东西,自觉很多构思想法,没有能力去彻底表现出来,或者说,释放出它应有的魅力。
王晋康,是我喜欢的一位中国科幻小说作家。喜欢上其文章的那份情愫一部分来自于他另一个笔名,石不语;更多的便来源于《一生的故事》。
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识的错觉。对于时间空间奇点是否真的能实现时空旅行这一点上,就如同如何让莫比乌斯环具有可实施性。当然,抛去这些科幻迷要考虑的细节理论背景部分,每一篇科幻作品,都有它引人入胜的核心主题,往往便也是导入人文色彩。
种种事物都有其必然联系。因为读过特德·蒋的《你一生的故事》,老姐说,王晋康老先生也有一篇作品,和这个很相似,貌似是受这篇影响写的。一开始抱着猎奇的心理去读的,想从中找出不足,毕竟,当时对王晋康还没有那么喜欢,自然就不会有保护欲望。
科幻小说或电影不免俗套都喜欢穿越时空这类题材,王晋康和特德·蒋描述故事的手法一样,所阐述的也是“宿命”问题,故事内容的不同,给读者不一样的触动。在《一生的故事》中,300年后的年轻人戈亮为了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穿越回300年前,试图杀死女主陈影、女主未来的丈夫和儿子。而陈影未来的丈夫其实就是戈亮,影响人类科学进步的理论也是戈亮的儿子发现的。不同于《蝴蝶效应》,戈亮的穿梭时空并没有对未来世界产生巨大的变化。对戈亮的爱,让陈影抗拒一切科学事物接近儿子,即使如此,该理论还是被世人发现,最终,目睹儿子死亡。
历史的车辙永远不会倒退。我们个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然而整个人类社会没有。“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虽然从宗教层面来看有点认定、认命的意味,但这却也是这本科幻小说核心。历史最终还是会按照客观规律前进,即使存在着戈亮、陈影这些偶然因素,偶然性仍然影响不了必然性,人类发展的步伐依旧,这便是“宿命”。
科幻小说避免不了题材重复,但只要情节、人物、创意方面,有一点能突出,做到极致,那就是一部好作品。《一生的故事》女主以平静的口吻,在回忆中叙述,在叙述中回忆,朴实的文字描写之下,也能感受到对宿命的忧伤。
任何评价都有自我的主观意愿,不可否认,《一生的故事》不在王晋康代表作内,以此提笔是一种情怀,对少年时代的缅怀。也算完成十年前的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