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想法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一个患乳腺癌妈妈的手记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一个患乳腺癌妈妈的手记

作者: 砚无声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19:29 被阅读0次

    你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勇敢,比你自己表现的更为强大,比你自己认为的更加聪明。生命精彩热烈,愿你了无遗憾。

         

                                                  --西瑟

    01

        写在前面

    本书的作者和内容简介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得问自己:假如我生命将尽,我会有哪些遗憾?

    这篇文章请理性阅读,感性思考。

    毕竟,死亡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愿面对、害怕提及,却又无法避免的沉重话题。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是一本患乳腺癌晚期,濒临死亡的妈妈,写给女儿的书。

    在诊断为乳腺癌晚期后,西瑟.麦克马拉米的生活面临奔溃,频繁的手术化疗似乎能暂时延长她的生命,但不会阻止那不可避免的死亡。

    在意识到即便自己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周遭的世界仍旧运转如常之后,西瑟开始尝试用全新的视角和超然的乐观态度对待生活,用最大的热情去感知世界、尝试新鲜事物、爱身边的人。

    在艰难痛苦的手术和化疗间隙,她开始“秘密地”执行自己的“妈妈卡片计划”,希望在人生的最后时光,为五岁的女儿布里安娜创造爱的美好回忆。

    这本书是西瑟仅用49天时间写就的。

    第50天,就在她把书的手稿交给出版商几个小时后,西瑟在丈夫的陪伴下安详离世。

    希望与爱常在,西瑟倾尽全力想教布里安娜学会热爱生活,这也是对每个读者的祝福。

    作者简介:希瑟.麦克马拉米,出生于威斯康星州西埃利斯,生活于麦克法兰。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心理学及社会学学位。

    西瑟与丈夫杰夫于2006年完婚,女儿布里安娜2011年出生。

    2016年,西瑟因患乳腺癌去世。

    本书还有一个作者:威廉.克洛伊尔,参与资料整理与写作。

    这本书既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又是作者对亲人朋友,以及广大读者的叮嘱与慰藉。

    她提醒我们:活着,请珍惜每一天。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一个患乳腺癌妈妈的手记

    02

          乳腺癌,并不是每个女性的噩梦

    在33岁那年的一天傍晚,西瑟摸到乳房有一个硬块。

    在这之前,她的生活一切都很完美。

    与丈夫杰夫生活温馨,还拥有全世界最漂亮的小女儿--布里安娜。

    这个突如其来的“乳房硬块”,打破了这种美好,她的心慌乱了。

    那一晚,西瑟都在用谷歌搜索“乳房硬块”,试图找到一个不含“肿瘤”字眼的相关链接。

    想象那一夜,西瑟辗转难眠,谁能坦然接受这晴天霹雳?

    不瞒你说,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夜里肚子绞痛,热得大汗淋漓,一会儿又奇冷无比,直哆嗦。

    那一刻,什么山珍海味、什么荣华富贵,什么恩怨情仇,去他的,通通不想,只要活着就好了。

    我家那位吓坏了,他要叫救护车,我估摸着自己一时半会死不了,阻止了他。还好,剧烈疼痛十几分钟后,大便就好了。

    经历过生死的人,会格外珍惜生命,对生活淡定从容。

    第二天,医生诊断她为乳腺癌Ⅱ期。

    大约四周之后,西瑟的双乳被全部切除。紧接着,西瑟进行了一年多的化疗,但效果并不明显。

    癌细胞扩散到了骨骼和肝脏。

    最后,西瑟被诊断为乳腺癌晚期,最多还能活两年时间。

    被诊断为乳腺癌晚期之后,大约过了14个月,西瑟对服用了四个月、用来尽可能延长生命的化疗物产生了耐药性,这也意味着她离死亡更近一步。

    生活中有些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同一个家庭,有人长命百岁,有人命不长;得同样重病,有人能大病痊愈,有人却不能幸免。

    我见过两个患乳腺癌的姐姐,乳房切除,十几年过去了,她们安然无恙。

    可陈晓旭、梅艳芳、姚贝娜……都被乳腺癌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根据医学说,乳腺癌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一旦发现了,大多是中晚期。那幸免的人,又是怎么发现身体异样的?

    之前李月亮老师写了一篇爆文《当31岁遇上癌症:别侥幸了,癌症性格真的会害死你!》说的是邻居姐姐爱生气的性格害她得乳腺癌去世。

    昨天,禾甜同学发在大富书头条上的文章《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养生,而是情绪管理》里,也说到一个女人经常抑郁、悲伤,最后得了乳腺癌。

    前几天良大师的文章《我的拍档胃癌离世了,人到中年才知道余生并不长》说的是一个姐姐得胃癌去世。

    可这姐姐心态平和、家庭美满,无不良嗜好,还经常锻炼跑马拉松,癌症又是如何找上她的?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作者西瑟,对她患癌之前的性格和习惯只字未提。仅从患病之后是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的。

    一个人患病前后,性格和习惯或多或少有些改变,甚至会有天壤之别。

    比如有人生病前无酒不欢,病后滴酒不沾。还有人生病前心狠手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尽管我们不知道真正的发病源头,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应该的。

    酗酒、熬夜、暴饮暴食、易躁易怒、久坐不动…..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一个患乳腺癌妈妈的手记

    03

      生命将尽的病人如何度过余生?

    当生命所剩无几,死亡的脚步越来越近时,任何事情趁着能做就赶紧做。

    有的人选择去见一个想见却一直未见的人,也有人再度光临一些流连忘返的地方。

    美国的富兰克林于1790年去世,他在1788年就写好了遗嘱。

    好好活着的人,也有为自己长眠提前做准备的。

    刘嘉玲在《女人有话说》中,自爆她已买好了墓地。

    西瑟在治疗期间,体验了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生活。

    她用了三个小时探索了威斯康星州议会大厦,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她径直走到了大厅中央,在冰凉的大理石地面躺平,深吸几口气,完全沉醉在那令人惊叹的美丽中。

    她去看了克鲁小丑乐队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同乐队贝斯手兼联合创始人尼基.赛克斯握手。

    她开始录音,给布里读她最爱的书,唱歌给她听。

    西瑟还把与月经与性有关的谈话录了下来。

    性教育要趁早,也是我们国家父母不容忽视的话题。

    西瑟为布里准备了一些她的私人物品,比如首饰、自怀孕起开始记的日记、过去乱涂乱画的一摞笔记本、相册。

    其中包括名声在外的这些卡片。

    西瑟说:

    抓紧机会,做你能做的。不要总认为时机不对而不去做你一直想做的那件事,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在悔恨中度过。

    因为,死亡不会给你讨价还价的余地。

    当你生病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收起自尊心,寻求他人的照顾。

    西瑟和别人形成了“依偎小群体”—大家轮流在沙发上跟她依偎在一起。

    西瑟还与身患绝症的年轻妈妈共进午餐,促膝长谈。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要写这本书-《给布里安娜的卡片》。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要死了……怎么还可能写一本书?”

    但西瑟的想法是:“我要死了……为什么不试着写本书呢?”

    而且,一想到讣告那一栏上加个“作家”的名头,她就心生自豪感。谁不想留下一份荣耀呢?

    你会留下什么?

    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一个患乳腺癌妈妈的手记

    04

    怎么和孩子谈死亡?

    我们很多人都避免和孩子谈死亡,总以为这是不吉利的事。

    可我们必须教会孩子接受世事无常,尽早和孩子谈死亡。对死亡的正确认知,能增加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刘墉在《你我都将走的一条路》中说:“每个人都应该学着面对死亡,那是我们一生中最壮阔的景色。既然无法逃避,就去面对它,甚至欣赏它,你反而可能因此而站得更稳。”

    西瑟和杰夫通过两个小动物的死亡,告诉孩子死亡是什么。

    一次是小金鱼戈尔迪的死亡。

    他们给布里买了一条很大有趣又有爱的鱼。过了48小时,那天晚上布里上床睡觉后,杰夫和西瑟发现戈尔迪肚皮朝天躺在鱼缸里。

    杰夫整个人都疯了,他搜肠刮肚,不知该如何告诉四岁的布里。

    他打算把戈尔迪丢进马桶冲入下水道,再去买一条跟戈尔迪相像的鱼,以为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

    但西瑟表示反对。

    一来,她不想对布里撒谎;二来,天色已晚,她不想杰夫再离开家去沃尔玛买鱼。

    第二天早上,一夜无眠的杰夫一直在寻思,该如何把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告诉布里。

    可现实超越了他的想象。

    当布里得知戈尔迪死亡的消息时,她表现的很平静,没有失声痛哭,甚至没有落泪。

    她只有两个要求:再买一条鱼;下次鱼死了,让她看到。

    他们都一一答应,事情迎刃而解。

    第二次是金毛猎犬密特兹死于癌症。

    西瑟决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坦诚的告诉布里,并带着布里把密特兹安葬入土。

    布里望着爸妈,下嘴唇微微颤动,然后问她可不可以玩荡秋千,见父母应许,她笑了笑,跑开了。

    布里告诉理发师,密特兹变成了尘土,她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不是去了天堂。

    西瑟从来不向布里隐瞒她得癌症的事实,她让布里看到她身体慢慢变差。

    西瑟和杰夫不会告诉布里,说妈妈会上天堂。这也是心理学家,以及那些丧偶带着孩子的朋友给他们的建议。

    西瑟说:

    这么小的孩子,如果有人告诉她妈妈去了别的地方,即便是去了天堂,那孩子的自然反应就是妈妈宁愿守在那个地方,也不愿陪着她。

    她甚至会有一种错误的想法,既然妈妈现在选择了天堂,那说不定哪天她会改变主意再回来。

    西瑟很明确告诉布里,她的身体如果停止工作,那也意味着她将不再承受痛苦。

    西瑟希望布里明白,妈妈可能无法再陪在她身边,但她的心永远跟她在一起。

    她只要布里能始终明白:妈妈爱她爱到骨子里,无论身在何处。

    孩子是她最放心不下的人了,她料想杰夫会再娶,新妈妈能对布里视若己出,是每个亲生妈妈最大的心愿。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一个患乳腺癌妈妈的手记

    05

    葬礼,不必只有哭泣

    我们中国人的葬礼有个显著特点:哭泣。

    好像不哭就是不孝。

    刘墉说美国人不主张在亲朋面前哭泣,那样会让别人不知所措。

    各国情况不一,不能一概而论。怀念一个人,忍不住要流泪。

    西瑟在临死前做了一系列准备,所以她希望她的葬礼是笑着庆祝,带上酒吧的贴条她会很高兴。

    她说她完全不介意人们穿什么衣服来参加她的葬礼,只要大家开心就好。

    西瑟建议女士穿上那双一直苦于没有场合穿的无敌可爱鞋子,也可以谈及任何跟她有关的趣事,来活跃气氛。

    她觉得丧礼仪式应该成为对生命的庆祝。

    为什么她能做到直面死亡,能征服死亡带来的恐惧?

    因为她实现了思想永存。

    她把她想做的事尽量做了,她想说的话都写在了书里,通过思想永存,实现了永生。

    科学家大卫.伊格曼曾经提出“三重死亡”的概念。

    即人类的死亡有三重。

    第一重死亡,是你的身体机能停止运转时;

    第二重死亡,是你的身体被运送到坟墓中的时候;

    第三重死亡,是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你的名字最后一次被人们提起的时候。

    想要思想永存,可以通过“波动影响”,把自己的思想用波浪一样的动力传出去。

    比如,思想家孔子教导了三千弟子,弟子们把他的思想精髓记录下来,著成《论语》。

    借由这些作品,再加上人们口口相传,孔子的波动影响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进行波动影响。

    小到朋友间的交流倾诉,或者向朋友分享你读过的一本书、看过的一场电影;大到通过写作和演讲,来影响更多人。

    古今中外,多少人通过波动影响,让后世人记住了他们,流芳百世。

    西瑟说:“无论三十六岁、六十六岁还是九十六岁过世,如果你不曾真正感受生命,那你始终会觉得人生太短。找到你的希望所在,不要忘记,每一天都有意义。”

    做你想做的事,见你想见的人,去你想去的地方,真正活过的人,不惧怕死亡。

    附:部分卡片内容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马上去做。说不定明天你就会命丧虎口。生活中,并不存在最佳时机。无需等待,去做就好。

    别让恐惧成为你做任何事的绊脚石,就算失败了又能怎样?别因为不去尝试而留下遗憾。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一个患乳腺癌妈妈的手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一个患乳腺癌妈妈的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gctqtx.html